烈日下,罗建勋蹲下身,查看漆树,“长势还不错!”望着老乡期待的眼神,他抛出一句话,让老乡的心安稳了不少。
这天,罗建勋与当地项目单位共同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通过持续不断的智力帮扶,筠连县在漆树技术人才培养、产业项目提档升级方面效果明显,筠连漆树大产业正上升为四川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罗建勋下田,只是专家下基层展开智力服务的一个缩影。
3月23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去年,全省共组织开展了19期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活动,169名专家与140家项目单位签订182个长期帮扶协议。
今年,省人社厅拟邀请1000人次左右的高级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深入全省100个左右县(市、区),并示范带动全省1万人次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常年在基层开展智力服务,同时邀请外省专家来川开展智力服务。
精准服务
根据基层需求选拔专家
对症下药,服务才能更精准,“这两年来,青城山大力发展打造养生农业品牌,从无到有,现在已初具规模”,都江堰市青城山农业林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天祥坦言,这离不开前来对口帮扶的专家们。
2017年和2018年,省人社厅选派两名专家到青城山农业林业综合服务站进行帮扶,指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养生农业。对口专家一方面了解青城山生物多样性具体情况,提出利用青城山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厚重的药王长寿文化优势,发展道地川药;另一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养生农业建设方案,目前已初具规模。
“为了实现精准服务,在每次援助项目和专家选拔上,我们都会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拔。”省专家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年初,省人社厅会组织各地对专家智力服务基层进行申报,“对精准扶贫‘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中申报教育、卫生、农业、畜牧、旅游、科研、高新企业等领域智力需求的,给予重点支持。
“主要根据基层实际需求选拔专家。”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省人社厅将从专家人才比较集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邀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技能人才、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在站博士后、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面向全国邀请部分高级专家等,参与我省专家智力服务示范活动。
同时,省人社厅还将扩大专家选拔面,加强与人社部专家中心,浙江、上海等兄弟省(市、区)的合作,通过签订专家资源共享协议,邀请外省(市、区)专家来川开展智力服务。
长效机制
建立一支长期专家服务队
“接地气”的援助后,更多的长效机制也被逐渐探索出来。
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组织专家智力服务基层,具体帮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培养急需人才、解决技术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其中,鼓励和支持专家利用专业优势和项目单位签订长期智力服务协议;引导和支持专家在服务地建立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基地,促进成果转化。
事实上,每次专家服务团的援助活动中,受援单位和群众都会主动索取专家联系方式,积极建立起与专家及专家所在单位的长期联系机制。例如,省妇幼保健院急重症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蒋迎佳与北川县人民医院达成协议,对北川28天以上新生儿开通儿科急重症24小时呼叫绿色救护通道,并为北川儿科医生提供省妇幼儿科培训指导。省畜科院与甘孜州畜科所就藏猪、藏鸡养殖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专家们将定期到州畜科所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达州市宣汉县人民医院、省农业科学院与宣汉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管委会分别签署了长期智力援助协议。
从数据上看,2018年,省人社厅在开展专家智力服务基层活动中,有169名专家、140个单位签订了182个长期帮扶协议。
“总之,这是一支长期的服务队伍。”该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开展四川省专家服务团回头帮活动,主要针对2018年四川省专家服务团智力服务基层活动中,签约项目新的智力需求,让去年签订的长期帮扶协议进一步落地落实。“我们希望能达到把专家智力长期‘留’在基层、让帮扶项目产生最佳经济效益、为所到地区建立一支‘永不离开当地’的专家队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