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鲁鹏是怎么“炼”出来的?谨记好家风:做好事就要做一辈

责任编辑:严俊发布时间:2019-03-22 16:52:26
来源:四川新闻网点击:

获得的荣誉

  四川新闻网德阳3月22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做好事就要做一辈子。”正是源于母亲传下来的良好家风,20多年来,国网四川德阳供电公司电力工人鲁鹏一直在公益的道路上前行。他不仅自己做公益,还带着女儿,带着身边的同事、朋友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

  3月1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在德阳供电公司的陈列室看到,一个大大的写着“最美志愿者”的牌匾摆放在里面,这也是大家对鲁鹏的一致认可。

  母亲传下的家风 做一辈子好事

  “从小我就教育他做好事就要做一辈子。”在陈列室里,鲁鹏的母亲陈立瑰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讲述着她带着鲁鹏去敬老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往事。

  陈立瑰曾是一名民办教师,她经常组织学生们去敬老院做义工,这时候还是小孩的鲁鹏也会跟着一起去。久而久之,受到母亲的感染,在鲁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或许是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长大后的鲁鹏也到部队磨炼了一番。当他退伍后,成为一名电力工人,并加入到了共产党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到了他母亲曾带他来过的敬老院。

  “我第一次帮助孤寡老人,去的就是妈妈曾经经常去的敬老院。当我买好老人们的生活用品和他们喜欢的食物摆在面前时,老人们根本不搭理我,甚至不正眼看我。”鲁鹏说,当时老人说了一句“无功不受禄”。后来他才明白,也许老人们觉得那样做是一种施舍,伤了他们的自尊。

  最后,鲁鹏拉上自己的母亲陈立瑰。陈立瑰不仅当场向这些老人介绍了自己的儿子鲁鹏,还叮嘱鲁鹏“要做一辈子好事”。最终,老人们接受了鲁鹏的好意。也就是从这时起,鲁鹏开始有准备的帮助孤寡老人、残疾孩子。据了解,自1996年以来,鲁鹏基本每月一号、十五号和节假日都会带着家人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人一辈子真正需要的不过就是一日三餐,外加一份发自内心的快乐。帮助别人,就能得到最大的快乐!”鲁鹏把母亲陈立瑰美好的价值观传承下来,决定把更多的关爱和欢乐带给需要帮助的人。

  2010年,鲁鹏在西外街社区排查配电箱,遇到了孤寡老人蒋婆婆,看到老人只有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于是,鲁鹏为蒋婆婆买了一台液晶电视,并装上了机顶盒,让老人顺利的看上了彩色电视。

  2017年,鲁鹏因为突发急性胰腺炎生病住院。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这都是鲁鹏他平常自己做好事的结果。”陈立瑰感悟的说,为别人做好事,其实就是为自己做好事。

  当好“接力棒”将家风传给女儿

  鲁鹏小时候,是他的妈妈带着他去做好事。如今,他成为了一名父亲,他又带着自己的女儿鲁歆雅做好事。渐渐的,鲁歆雅也走在了公益的道路上。

  “读小学的时候,总是看不到爸爸。爸爸都是花时间去帮助别人而不能陪我。”回忆当初,鲁歆雅颇有些埋怨。她说,爸爸答应带着她去看灯会,结果一次次的失约。后来长大上了初中,才开始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

  之后,鲁歆雅不仅和爸爸一起到敬老院、孤儿院做好事,而且还瞒着鲁鹏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当鲁鹏问她参加什么志愿者活动时,鲁歆雅还俏皮的说,“爸爸你说了,做好事不留名的。”

  2017年,鲁鹏生病住院。他不断的给女儿发短信表示道歉,说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好好的陪她。高考失利的鲁歆雅虽然没有考上电力系统的学校,但为了让父亲安心,她报考了一所学校,学习飞行驾驶,这让鲁鹏也没有想到。

  “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空军,然后驾驶飞机在天安门上空飞过。”鲁鹏说,他为女儿的梦想和努力感到骄傲。

  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鲁歆雅也没有忘记“做好事就要做一辈子”的家风。2019年春节前的大年三十晚上,她和父亲鲁鹏来到了87岁孤寡老人林菊红的家中,一起吃饺子,一起看春晚,直到11点过才离开。

  “我现在是一名大学生了,我希望我的学校与鲁鹏志愿者联盟开展一些联谊活动,把鲁鹏志愿者联盟的爱心传递到学校,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活动当中去。”鲁歆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