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2018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人才新政已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成都。
消费
2018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同一年,这里还新增落户200家首店,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
新经济
2018年,成都甲级办公楼中高科技行业的租赁需求占比达23%,较2015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18年,成都办公楼空置率更创下7年最低。
成都潜力何在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冯建强:
成都零售商业地产有巨大的开发潜能,成都对高端资源的吸附力很强,建议未来通过核心商圈和社区性商业的提升改造、打造特色区域等方式助力成都城区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凌:
绿色产业是成都活力的重要载体,公园城市的持续繁荣,需要重视产业的更新、植入与升级。城市活力还将与民营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成都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中小企业来蓉发展,为城市活力发展带来保障。
这张榜单
从131个世界城市中
寻找下一年度全球发展的“20个动力”
城市竞争愈演愈烈,排行榜是最直观的反映。
在仲量联行日前发布的《2019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报告》中,城市教育、人才、创新、“新一代”企业活动、宜居性、环境、基础设施、区域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透明度等都被作为考量方式,它们构成的体系从131个世界城市中,寻找了下一年度全球发展的“20个动力”。
两年前,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强榜单里,中国只有上海和北京上榜,其余都是悉尼、伦敦、纽约、巴黎、波士顿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在最新排名中,亚太区有19个城市上榜,其中9个城市来自中国。
“新面孔”成都凭借强劲的发展动力,以及在吸引资本、企业、人才方面呈现的突出优势,首次进入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强。
榜单发布
全球活力城市20强 中国占9席
《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报告》的发布始于6年前。通过追踪全球131个主要成熟及新兴市场的社会经济和商业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该报告旨在聚焦近3年间的变化速度,甄选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体和房地产市场。
在去年发布的榜单中,成都成功进入前30强榜单。排名的跃升背后,不仅是对城市发展趋势的认同,更是当发展进入国际轨道后,所进行的横向比较与自视。
通过每年的榜单对比,足以测算出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增长速度。随着中国顶尖的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等相继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多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其后蓄势待发。最新排名中,9个中国城市闯进全球20强,除成都外,其他8个中国城市分别是西安、广州、南京、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和深圳。
中国城市“霸占”了将近一半的榜单。这种现象被仲量联行全球研究部总监柯志扬视作一种趋势:亚洲城市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城市经济体正逐步形成全球化规模,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创新水平、企业家精神和城市宜居性。
尤其是正在快速崛起的高科技企业,被认为是中国城市的“秘密武器”。柯志扬注意到,这些中国城市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扩大其全球布局。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融入全球市场、赢得国际客户,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动力。
成都入榜
“活力”背后,人才与新经济作支撑
这个“首度”对成都尤为珍贵。
凭借强劲的发展动力,以及在吸引资本、企业、人才方面呈现的突出优势,成都闯入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强榜单。在全球竞争中,成都的发展潜力正在以一种新方式被世界认可。
“活力”首先来自于城市发展的数量级增长。一个重要的基础即是,成都本身庞大的城镇人口规模,以及强有力的人才政策。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凌认为,人口是城市活力发展的基石,不仅组成了城市的建设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团队,亦是新技术的创造和应用者。
据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还有数据显示,人才新政已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成都——这被谢凌视作一种信号,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人才数量背后,成都显现了极其蓬勃的发展活力。
人口驱动了城市消费力的强劲增长。根据成都近日公开发布的数据,2018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同一年,这里还新增落户200家首店,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
如果说人口是“基石”,新经济产业则被谢凌视为是城市活力发展“新引擎”。谢凌的观点是,人才大量涌入新经济产业,促使办公楼需求增加,办公形式与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018年,成都甲级办公楼中高科技行业的租赁需求占比达23%,较2015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18年,成都办公楼空置率更创下7年最低。
“商业房地产发展动力是考察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新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成都进入20强的‘加分项’。”谢凌表示,随着“老成都”与“新蓉漂”的汇聚,成都将在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中崭露头角。
透视潜力
弯道超车,产业融合是关键
全球最具活力城市榜单,核心是潜力。如何在日益增强的活力中,抓住随之而来的机遇,保持趋势的延续,实现从短期增长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渡?
从全球化角度,柯志扬认为首先要解决“因快速增长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诸如社会不平等、拥堵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要破解上述情况,柯志扬的建议是,孵化全新产业、改善人民生活、致力于长远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同时进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解决拥堵问题和提高城市便利性。
近期在成都考察的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冯建强,则在这里发现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成都的零售商业地产有巨大的开发潜能。”结合近期仲量联行助力锦江区政府发布的《春熙路商圈时尚指数研究报告》,冯建强注意到成都对高端资源的吸附力很强,并建议未来商业发展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本地特色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融合发展,通过核心商圈和社区性商业的提升改造、打造特色区域等方式,助力成都城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升级与绿色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谢凌还认为,绿色产业是成都“活力”的重要载体,打造公园城市本质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更新,而公园城市的持续繁荣,需要重视产业的更新、植入与升级。
“无论是天府绿道体系,还是优化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的TOD战略,以及2018年为成都赚足流量的时尚产业,都将成为成都在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上的潜力。”谢凌表示,城市活力还将与民营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接下来成都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中小企业来蓉发展,为城市活力发展带来保障。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