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成都践行新理念、追梦新天府的重要之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成都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生动局面。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新成就,各级各部门改善民生有哪些新措施,百姓对未来生活有哪些新期待?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编辑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生活,讲述“成都故事”,见证成都发展。
忙碌
“虽然临近春节,今明两天仍有500多名工人继续工作,过年期间上百人坚守岗位”
——T1航站楼项目经理詹进生
自豪
“骄傲啊!我们这个修成了,(成都)就是双机场(城市)了”
——安装工逯志强
祝福
“爸爸妈妈,春节我不回去了,我在四川修机场,祝你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安装工班组长张刘斌
2019年是推动“东进”区域发展整体成势的关键之年,天府国际机场也将在今年长好骨骼、丰满血肉,为2020年投入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为成都的新机场打造强健的体魄,离不开众多建设者日夜奋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远离家乡,甚至连续两个春节坚守在工地一线。1月30日,由四川省总工会主办、成都市总工会承办的2019“成都是我家”团年饭活动来到项目现场,300余名留守岗位的农民工朋友及家属代表提前吃了一顿团年饭。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跟随工友们的脚步,顺着阶梯走上已具雏形的航站楼,看他们在细雨中拼装、焊接……“爸爸妈妈,春节我不回去了,我在四川修机场,祝你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来自河南的90后工人张刘斌希望通过记者的镜头,带去对父母的祝福。
他,
从修鸟巢到修机场
记者站上20多米的高台瞭望,航站楼已具雏形,“太阳神鸟”展翅待飞。四周塔吊林立,大铁区正在进行混凝土灌装,挖掘机开挖土方。腊月廿五,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一线仍是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总包方,中建八局最多时有2000多名工人和管理人员奋战在项目上。”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项目经理詹进生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虽然临近春节,今明两天仍有500多名工人继续工作,过年期间上百人坚守岗位”。他们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工人、模板工、焊工等,为新机场建设的推进争分夺秒。
詹进生是土木工程专业出身,2012年前从鸟巢配套工程的施工员干起,2012年后投身家乡省会城市的第二机场建设,“我最爱的城市就是成都!”2017年,他与项目团队进场之时,丘陵起伏,下雨时一脚泥泞,车开不进的地方全靠步行。
如今,施工道路修建完成,钢筋等原材料运输时间从10多天缩短到两三天,大大推进了建设进度。2018年,整个航站楼非影响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大铁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待土方回填以后,影响区主体工程也将拔地而起。
2019年,詹进生将带领团队主攻航站楼钢结构、屋面、幕墙等。“现在骨架基本上搭起来了,然后就是填充血肉,最后再精装修,就相当于穿衣服。”他看着新机场的成长,期待着建成那一天,成都将成为中国内陆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2018年的春节,詹进生带着家人和工友们在项目现场吃的年夜饭,今年春节也不例外。“下一个春节应该还会在这里过。”他笑着说。
他们,
为在成都修机场自豪
“90后”张刘斌因为头脑灵活,学得快,成为了安装工班组长,带着一群老大哥,拼装新机场的屋盖网架。
“钢网架是屋盖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后站在航站楼里,抬头看到的是天花板吊顶,从飞机上俯瞰到的是屋面板。”中建钢构项目部技术部经理陈萌告诉记者,整个T1航站楼的屋盖网架由6.5万根钢管杆件和1.7万个焊接球组成。
8根杆和5个焊接球组成一个四角椎体,张刘斌带着8个工人一组,一天要拼10个椎体。“别看他年轻,他可厉害了!这里的钢管混凝土柱都是他带头吊装的,最困难的都是他上。”工友高跃伟给张刘斌点赞。记者了解到,一根钢管混凝土柱有20~30吨重,普通班组一天吊装2个,而张刘斌班组能吊装4个。
在张刘斌的召唤下,他远在河南洛阳的老乡逯志强去年11月也来到新机场项目做安装工,“城市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就说公交车吧,以前是有天线的,现在都纯电动了。”他们对现在的工作有满满的自豪感,“骄傲啊!我们这个修成了(成都)就是双机场(城市)了。”
“那你们下班后有娱乐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刘斌羞涩地说,喜欢打手机游戏。而跟家人、孩子视频聊天则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工友村所有区域无线WiFi覆盖。密码是安全题,答对了就能上网。”詹进生介绍说,工人们春节期间把家属接过来,还能住进探亲房,伙食也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