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揭秘“成都造”西汉织机 当时全球最顶尖的“黑科技”

责任编辑:陈娴发布时间:2019-01-17 18:05:38
来源:四川新闻点击:
在最新一期《国家宝藏》节目中,一台根据“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织机模型复原的织机,复制出了历史上最绚丽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护膊。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老官山汉墓不仅出土了登上央视的这一台滑框式提花织机,还出土了三台连杆式提花织机,这表明西汉时期的成都,不仅出现了先进的织造机械,而且正在向更先进的结构过渡。“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基因,令蜀锦名扬天下。

  历时一年半 复制出21个字的蜀锦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罗群昨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中国丝绸博物馆花费一年半时间,用成都出土西汉织机复制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上,共有21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单于降四夷服与天无极。

  “据专家考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上的汉锦是裁剪过的,整体纹样不仅仅是8个字,而是21个字。”罗群表示,此次中国丝绸博物馆用复原的“成都造”西汉织机,完整复原出了这21个字,复制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非常严谨。“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的复原,能够证明我们中国在西汉就出现了如此先进的织机,能够织造出如此精美的图案。”罗群说。

  罗群介绍,此次复原工作,不仅参照了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护膊,以及同时出土的一件“讨南羌”蜀锦文物的纹样,还参照了一位蜀锦收藏者提供的一片有这完整的21字的蜀锦图案。

  要织出如此繁复的纹样,技术难度很高,需要在滑框式织机上使用八十四片综片,这已经达到这座西汉滑框式织机的极限。“我们用了五种颜色的一万余条经线,每一综片都要穿过一万余条经线。为了让织锦更薄,这些综片全部采用结构致密的红榉木制作。”罗群说。

  蜀锦不仅与宋锦、云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还因历史最为久远,被称为“天下母锦”。蜀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是历史上的蜀锦到底是怎么织造出来的,今人不得而知,只能猜想。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部西汉木制织机模型和14个纺织工匠彩绘俑,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世界丝织技术最高水平。

  4部木制织机展示汉代机械进步过程

  “出土纺织品表明,汉代以前应该有提花机,但这种猜测缺乏直接的证据。古代机械一般都是木制的,很难幸存下来。因此,人们长期不能确知早期提花机是什么样的,只能凭借只言片语的文字资料和画像砖中的图像做猜想。历史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发明家马钧通过减少踏板的数量来改进提花机,这误导了人们对汉代提花机构造的猜测。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木制织机改变了我们对提花机的认识。这不仅证明西汉就有提花机,而且那时的提花机已经比较成熟了,说明提花机出现的时代还更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

  张柏春介绍,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台提花织机模型,其中一台的传动机构是滑框式的,另三台的传动机构是连杆式的。

  罗群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中国丝绸博物馆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根据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复原了两台西汉织机。其中一台是滑框式结构的,现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就是此次上《国家宝藏》展示的那一台;另一台是连杆式结构的,现陈列于成都博物馆。

  罗群介绍,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两种织机中,连杆式织机比较省力,而滑框式织机则比较费力,但能织出比较复杂的大型花型,例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

  “这两种织机的传动方式不一样,很奇妙。这两种织机出土于同一墓葬中,暗示传动机构正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过渡。”张柏春说。

  曲柄连杆机构可能东汉已在中国出现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还证明西汉已经有连杆机构,而之前有证据表明汉代已经有风扇车,风扇车上带有曲柄。也就是说,曲柄和连杆机构在汉代都有了。后来,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发明了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和连杆机构在中国是什么时候结合起来的?张柏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最晚在13世纪末,缫丝车和水排都运用了成熟的曲柄连杆机构。有学者认为,东汉时期很可能就有了曲柄连杆机构,这要比西方早得多。

  曲柄连杆机构能将直线往复运动和摆动转换成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没有这种机构,就不会有瓦特那种蒸汽机。”张柏春说。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