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凉山战报】第一书记带七旬母亲驻村帮扶——特合村来了

责任编辑:陈娴发布时间:2019-01-16 16:33:13
来源:四川日报点击:
 
 一月九日,喜德县特合村村民在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新房前聊天。本报记者杨树摄

  □本报记者 侯冲

  “今天血糖有点高,是不是又忘记吃药了?”1月9日中午,凉山州喜德县红莫镇特合村第一书记刘骥,手拿血糖检测仪为母亲曾碧仙检测血糖。去年5月,刘骥将母亲接到特合村,母亲便成了特合村驻村工作组的一名编外“帮扶队员”。

  “她常常忘记吃药,我要盯着才放心。”刘骥说,母亲的血糖测量也要每周进行两次。曾碧仙患糖尿病10多年,之前一直与女儿生活在西昌。2015年,单位选派刘骥到特合村任第一书记,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到刘骥丈夫身上。去年5月,刘骥的婆婆被查出腰椎结核,丈夫照顾不过来两位70多岁的老人。刘骥思来想去,觉得把母亲接到身边最合适。

  曾碧仙跟随女儿来到特合村后,搬来了家里的洗衣机、冰箱,成了彝族村民们的好邻居。“刘书记离不开我们,还把母亲接到村里来。”村民马海里布说,“村里的年轻人都把刘书记当成学习的榜样,对家里的老人更孝顺了。”

  特合村于2017年底退出贫困村,76户贫困群众从山上搬到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好房子住上了,能否养成好习惯,成为刘骥最关心的事情。“阿妈,家里整洁多了嘛。”9日上午,刘骥来到村民吉伍五各家,一进门便顺便把客厅稍有散乱的拖鞋放好,又上楼到各个房间,跟吉伍五各一起把被子叠好,叮嘱她要继续保持整洁。

  刘骥到村民家走访时,曾碧仙也没闲着,洗菜、摘菜、切肉,忙得不亦乐乎。中午12时过,记者跟刘骥回到住所,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锅里炖着红烧肉,旁边是早已切好的土豆丝。曾碧仙不仅没成为女儿的累赘,反而成了驻村工作组的后勤保障人员。每天中午、晚上,她都会准时为女儿和驻村干部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

  不仅照顾帮扶工作组的生活,曾碧仙对帮扶工作也很上心。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配置有微田园,但村民们并未打理。曾碧仙一点点翻土、撒种,在房前屋后种满青菜、香菜、莴笋等。看到曾碧仙种出这么多的蔬菜,村民们动心了。在曾碧仙的带动下,村民们都在微田园里种上了蔬菜。驻村干部马宗说,“我们苦口婆心劝了好多次,但没有效果。大娘一来,这个问题解决了。”

  “大娘是年龄最大的‘帮扶队员’。”驻村干部杨虎介绍,曾碧仙退休前一直在美姑县农资公司工作,了解彝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也会一些彝语,常常帮驻村干部做一些翻译工作等。“村民们觉得,我们帮扶工作组里有老有少,十分和谐,更愿意与我们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