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山地城市攀枝花如何建海绵城市

责任编辑:陈娴发布时间:2019-01-10 17:29:12
来源:四川日报点击:
 地形地貌高差大,雨水集蓄难度大

  近日,一份《攀枝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公示》挂在了攀枝花市规划和建设网上,攀枝花市住建局办公楼12楼也张贴了一份,公示期至1月16日。

  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集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攀枝花这个山地城市,为何要建海绵城市?怎么建?1月9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释疑解惑。□本报记者 王代强

  为何建提升雨水利用率

  “攀枝花建海绵城市,主要是集蓄雨水,消纳利用。”攀枝花市住建局规划编制管理科滕琦介绍,这是因为攀枝花的降雨和蒸发状况不太理想。

  据统计,攀枝花年均降雨量在1000mm左右,而蒸发量在2000mm—2500mm左右。每年6月至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6%以上,其余时间降雨很少。“希望通过建海绵城市,提升雨水利用率,尤其在干旱季节起到调蓄作用。”

  记者采访得知,建海绵城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民亲水需求。虽然攀枝花沿江,但因地形地貌高差大,缺少水景观。不少市民希望修建更多公园、绿地、步道等休闲娱乐场所、设施,而这些场所、设施的修建,离不开水。

  此外,如果海绵城市建好了,对于整个城市发展也有一定好处。滕琦说,攀枝花市中心城区有不少地下通道和低洼地带,一旦遇到降大雨,就会出现积水、排水设施堵塞等情况。比如2016年9月那场大雨,就使得仁和区的一些低洼地带内涝。

  对此,攀枝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其研究范围与《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所制定的城市规划区一致,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约119.92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到2020年,攀枝花中心城区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0年,这个范围能达到80%以上。

  有何难可借鉴的经验少

  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易事,尤其是像攀枝花这样的山地城市。滕琦分析,一方面,攀枝花降雨量小,可供收集的少;另一方面,攀枝花降雨多以单点暴雨的方式出现,加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高差特别大,雨降下来很快就流走了,集蓄难度大。

  虽然许多地方建海绵城市都在试点探索,措施也很多,比如将硬质化地面铺装改成透水砖,实施屋顶绿化、建设地下城市广场、建设湿地公园、修蓄水池等。但目前像攀枝花这样的山地城市几乎没有先例,可借鉴的经验少。滕琦认为,攀枝花不能直接套用别人的做法。

  其实,早在2016年,攀枝花就启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前期调查研究。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导编制完成的专项规划,已经通过省上评审。

  然而,建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这是个现实问题。

  从具体目标看,专项规划将全市划分为龙洞—格里坪—陶家渡分区、河门口—大水井—清香坪分区、弄弄坪—瓜子坪—高粱坪分区、渡口—仁和分区、炳草岗—流沙坡分区、金江分区、钒钛产业园分区等7个海绵建设分区,分区明确了60%—8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单要实现各分区目标,也不简单。

  如何建因地制宜确保安全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建海绵城市,但是攀枝花决不“跟风”。“现在提建海绵城市,更多的是倡导树立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滕琦说,攀枝花建海绵城市,首先要确保安全,还要坚持因地制宜。

  比如在道路与城市广场方面,专项规划明确,攀枝花市城市道路与广场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在功能上以“渗”为主,但是在昔格达组地层分布区域应限制其“渗”的作用。因为昔格达组地层特殊的成分结构,大量水渗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又比如在排涝泵站方面,专项规划明确,攀枝花内涝风险程度较低,但应在可能内涝点和雨水口排出;标高低于洪水淹没线的区域,应分别模拟常规及超标降雨时的雨水排出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雨水提升泵站的设置,保证用地的安全。

  攀枝花在编制专项规划时,尤其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分别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河及其它河流的生态保护提出相关要求。“生态岸线治理得好,能够给市民带来更多休闲空间。”滕琦说。

  在滕琦看来,不能一味地把所有建海绵城市的措施全部铺开,要考虑是否适应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比如坚持把一个地方人行道地板砖改成透水砖,这样可能造成地面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