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急救“F4”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9日讯(李诗敏 记者 刘佩佩)飞来救你的,可能并不是超人,而是空中急救医护人员。
资格证
1月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日前,国家卫建委医政医管局正式开展空中医疗急救城市试点工作,经专家组审定,最终确定北京等21个城市的72家医疗机构作为航空医疗急救试点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位列其中,并为成都唯一入院市级医疗机构。经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首期全国空中医疗急救专业培训,该院4名医护人员成功获取“中国空中医疗急救资格证书”。
彭长明
首批:理论加操作强化培训 4名空中急救人员获证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徐慈、彭长明及护士秦立祥、文杰除了拥有平均7年的急救临床经验外,还经过了个人健康、体能素质方面的评测,最终才脱颖而出前往北京与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空中急救的70余名同行统一培训。
一般来讲,空中救援主要用于灾害救援、器官转运、患者转运等,涉及航空、气象、安全、医学救护等多个领域。依据急救特点,培训被分为理论及操作两大部分。理论培训涵盖了空中医疗服务法律法规、空中医疗急救案例分析、航空术语等多项内容;操作实践则包含了直升机、固定翼上机培训,救护车上车培训技能工作站培训等。
“感觉和地面急救区别很大,比如飞机上的急救设备就和我们平常用的有所区别,在飞机相较狭小的空间里救援也对操作提出了新要求。”参训护士秦立祥表示,空中急救于医护人员而言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是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或者是操作出问题,都会耽误救援。”
在经过规范强化培训后,四位被派出的医护人员均通过考核,获得了具备国家统一编号的“中国空中医疗急救资格证书”。
秦立祥
目标:构建“空地结合”现代化急救体系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这四名医护人员已具备在我国开展空中医疗急救、护送病人的资格,而他们也是成都市级医疗机构中首批取得此项资质的医护人员。“这是医院立体化急救体系的重要环节。”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项涛表示,空中救援作为地面救援的有效补充,在救护车难以迅速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按照医院建设的规划已在新大楼设置停机坪,将致力于推行“空地结合”的紧急医疗救援模式,展开空地联合救援的现代化急救体系建设。
文杰
“现代化新急救体系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效的急救医疗。”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徐俊波表示,医院将逐步完善相关措施、制度,规范“空地结合”诊疗行为,以保障医疗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最终实现为全市及周围地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高效的医疗救援服务的目标。
徐慈
(图片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