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0公里,成都规划了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以2017年9月锦城绿道首期动工为起点,成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建,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2805公里。今年元旦前后,改造升级后的江滩公园、江家艺苑、北湖生态公园悉数亮相,陆续对市民开放。
只有快还不够。绿道并非单纯在城市里修绿化带、慢行道那样简单,而是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彰显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
只有美也不够。按照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设计,成都将积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区隔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公园,塑造独属于成都的生活之美。
“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提出,生态文明要讲究道法自然、永续发展。那么,世界最长绿道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
首先要有人,有人气的流动。
元旦期间升级亮相的江滩公园和江家艺苑,用升级改造后的惊艳亮相和系列活动,在寒冷的冬日里聚集了一大波人气——年轻人在王者荣耀沙雕展前争相合影,孩子和父母在草坪上踢了一场趣味足球,老人遛弯儿的时候还能看到非遗传承人的画作。少长咸集,熙熙攘攘。
据统计,元旦小长假期间成都共接待游客314.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旅游总收入达36.09亿。其中,古镇及串联的林盘、绿道、周边景区共接待游客占比超过40%。
有人气便有生命力。人气的聚集与流动,将静态的绿道,转化为绵延穿行城市间的活力纽带。
要有产业,有要素的流动。
2018年8月,天府绿道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项目研讨会在蓉举行。会上,锦江绿道、锦城绿道和熊猫绿道三大绿道面向近百家企业,进行集体招商,把产业布局直接融入绿道的建设体系:锦城绿道将完全融入文、商、旅、体等四种业态;温江区农业产业功能区总投资达297.52亿元的14个重大项目也在去年底前集中签约。
在锦江绿道沿线,唐昌镇战旗村以“农业+旅游”的方式,推出特色休闲农业旅游。除了展现文化的设施,唐昌镇还打算引入民间匠人和艺术大家,带动当地手工艺品实现新升级、提高附加值。
要素齐聚的绿道如同粘合剂,将有机串联起沿线生产、生活和消费链条,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动能。
要有场景,有消费的流动。
产业要素流入绿道,营造新的消费场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远在乡村、标价上千元的崇州竹里乡村度假酒店,开业2个月以来,以周末入住率超70%的业绩傲视不少星级大酒店。想在蒲江明月村亲手扎染一块土布的游客,需要花一件衣服的钱,但却让他们沉醉于其间,频频打卡点赞。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应运而生的绿道,为成都拓展高品质休闲生活方式,提供了崭新的应用场景和消费场所。
千年水润天府,成都人自古就明白“活”这个字的含义。猛追湾的活水公园就以自我净化循环、可持续绿色发展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有了人、要素、消费的流动,绿道的活力才可彰显,绿道的发展才可持续。也只有这样,天府绿道才能最终成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