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邛崃分会场活动亮点纷呈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9-11-23 19:19:15
来源:海外网点击:

10月18日至21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邛崃分会场活动在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平乐镇举行。本届非遗节看点多多,不仅世界非遗齐聚邛崃,一展非遗之美,还首次在非遗节期间推出了特色“非遗之旅”体验游,推动建设“非遗+文旅”的新场景,创新非遗节的呈现与表达。

1571644818727483.png

非遗之旅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理念

“嗦咿咗”、“喂”、“哟嗬”唱腔高昂的竹麻号子,工艺精美的瓷胎竹编,技艺精湛的邛陶烧造……非遗项目体验基地里的精品非遗项目展示,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咖频频按动相机快门。“蛮好看、蛮好玩的,这次非遗节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事实上,带给群众新鲜感的远不止这些。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内,陶艺、扎染、手作等体验活动,都吸引着市民好奇的目光。

1571644854259606.png

据了解,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7月公布了171个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在这份名单中,邛崃市有3个基地被列入:邛陶烧制体验基地、瓷胎竹编体验基地和竹麻号子、古法造纸体验基地。邛崃以3个体验基地为线路,首次在非遗节推出了特色“非遗之旅”体验游,组织市民、游客进行参观体验。通过开展邛陶烧造技艺、藏羌织绣、竹麻号子、古法造纸、瓷胎竹编等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及免费互动体验活动,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做到非遗在文旅融合中传承发展。此次“非遗之旅”获得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积极响应。在邛州园内,作为瓷胎竹编项目的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仕荣正向游客介绍瓷胎竹编的制作工艺和寓意。“旅游景区相比家庭作坊或门店的客流量要大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可以因此及时掌握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研究游客心理,从而使非遗与市场完美结合。”据邛崃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起,邛崃积极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将非遗导入文旅市场,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原生态羌族非遗“四进”展羌文化独特魅力

沙朗跳起来、羊皮鼓敲起来……在四川宜府春酒厂里,原生态羌族非遗展演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笛等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让人目不暇接。厂里职工王女士表示:“没想到在邛崃还能感受到这么原生态的羌民族文化,简直是意外之喜。”邛崃依托成都市唯一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资源优势,在本届非遗节期间特别推出了独有的南宝山羌文化魅力“四进”活动,分别在五彩大同、大梁酒庄、夹关九年制义务学校、四川宜府春酒厂等古镇、景区、学校和企业开展原生态羌族非遗“四进”活动6场,让更多群众感受和认知到了独特的羌文化魅力。

1571644886574080.png

如今在邛崃,多项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对完整的保留和存续。背后,则是当地政府近年来的有效作为。为挖掘整理羌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邛崃市多次召开南宝山镇羌族移民村羌族文化保护传承专题研究会议,并在集聚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同时,派专人多次到汶川县,对原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的非遗性项目和汶川县文体广新局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件进行收集,掌握了移民村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并按轻重缓急开展抢救保护工作。目前,南宝山羌族集聚区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年”5个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名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名邛崃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全民参与实现邛崃非遗遍地开花

非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邛崃让非遗走进了学校、走进了社区、走进了企业、走进了古镇、走进了市民的生活。4天时间里,邛崃本地特色龙灯、狮灯、幺妹儿灯、平乐花轿迎亲等7支原生态民俗队伍频现古镇街头,来自平乐古镇的亚洲第一长竹龙现身活动现场,本地22个非遗项目走进各个镇乡(街道),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簇拥在邛茶制作技艺、瓷胎竹编、余氏药捻灸传统中医疗法、花秋贡茶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人的身边,近距离体验着传统工艺的魅力。此外羌绣、羌笛、孔明灯等非遗项目也在现场进行活态展示,游客和观众可参与体验。

1571644922590074.png

本届非遗节邀请到来自国内外12支表演队伍开展非遗展演14场;20多万游客和群众参与了在邛崃平乐主会场、3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及24个镇乡(街道)开展的各项节会活动;5万余人次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参与各项体验活动。邛崃所有非遗项目“活”起来、所有非遗项目传承人参与进来、所有镇乡及村社区行动起来……遍及全市的主题分会场活动和配套活动,广泛地融入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邛崃非遗保护成果斐然

据悉,邛崃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成都市级、邛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22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即竹麻号子、瓷胎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邛陶烧造技艺、夹关高跷;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即孔明灯制作技艺、平乐古法造纸技艺、绿茶制作技艺(花楸贡茶手工制作技艺)、川西春台会(固驿春台会)、绿茶制作技艺(邛茶制作技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年、九斗碗习俗(田席);邛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即余氏膏药制作技艺、尹氏荞面制作技艺、邛酒(古川淡雅)制作技艺、段氏传统中医正骨疗法、余氏药捻灸传统中医疗法、老川茶传统制作技艺。成功举办了历届非遗节邛崃分会场活动,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

1571644957535810.png

(图文:王良勇 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