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红桥镇公益村2018年年底已经全部脱贫。
阳春三月,眺望江安县红桥镇公益村新通的道路,看着即将开花的红花油茶树,作为省级贫困村,公益村共有贫困户57户232人,至2018年年底已经全部脱贫。从江安县人民医院选派公益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李从贵站在乡村小道头,看着春意盎然的乡村小镇感叹,“脱贫道路上那些汗水,没有白流。”
从“要你脱贫”到“我要脱贫”
“老肖呀,我们来看你家的养殖情况咯……”李从贵来到贫困户肖月强家的场坝口,向正在给喂鸭子的肖月强热络地打起招呼。
肖月强曾是一名残疾人,典型因缺乏劳动力入贫的贫困户。两年前的时候,肖月强还住在建于五六十年代的土木结构房里,墙上雨水渗漏,泥渍斑驳,院里杂草横生。可如今,肖月强搞起了养殖业,养的鸭年出栏能有1000多只,还养了少数羊、鸡和鹅,家庭年收入能有七八千!
肖月强说,他脱贫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扶贫工作组帮他落实危改指标,将老房子改造了,还每年帮助联系并免费赠送一批鸡鸭苗等给他发展养殖产业,并及时落实了产业扶持资金,没有这些,他没有现在的生活。
这位身体并不怎么好的贫困户说道,“只要愿意干,脱贫几乎是一定的。”(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公益村村支书熊群却说,肖月强脱贫,靠的是自己。
“只有努力去奋斗,去干事的贫困户,才能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如果贫困户自己不去干,光是靠有限的扶持,那是没办法脱贫的。”
肖月强53岁了,还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身体不好,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就不说了,扶贫干部,村支两委针对他的情况,让他发展一些养殖业,不太需要体力,肖月强发现,“这个确实有赚头!”便开始努力地干,很快就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我这么大岁数了,早就懂得只有实干才能致富的道理。”肖月强说道,那些“等靠要”的人,看似占了小便宜,其实钱没赚到,技术没学到,才是吃了亏。
引入特色产业确保“不返贫” 乡村才有未来
今年,村上新种植的1000亩红花油茶要结果了!
“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李从贵回忆称,2018年4月他刚刚被选派到公益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占多数,生产力不足;产业就只有一个养猪场,一个养牛场;村里还种了些大白李,可因为地域气候等原因,效果成效不好,收益也不好。
乡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优势产业。李从贵考察到红花油茶的发展优势,发现结的果可以榨油,市场价格较高,还可食用,在护肤、美容方面的用处特别大;同时花期较长,有4个月时间可以供人们赏花,可良好结合旅游发展。
红花油茶片片种下,希望种下。(红桥镇 供图)
李从贵请了农业部门到公益村取了土质样本,发现公益村有条件可以种植红花油茶,组织了一部分村民代表去宜宾参观了油茶基地后,以土地流转的模式流转了土地1000亩,(第一批300亩,第二批700亩)改种红花油茶。
很快,一千亩梯土委蛇山岗,数万株新娘般的油茶树,在这落户,开花结果,成为了公益村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
看到山坡地头栽满了一排排整齐的红花油茶树,谈到未来的发展,李从贵说,“脱贫只是开始,发展有保障的产业,确保群众不返贫,才是给予乡村未来。”
甩掉穷帽奔富路 昔日的贫困村有了“精气神”
村里成立了扶贫产业合作社,提供了就业打工的渠道;村民通过扶贫资金入股,通过入股分红、就近就业等方式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每年都有了固定的收入;通过低保兜底,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扶贫干部全力协调,基础设施项目纷纷落地。硬化公路6公里,新建泥结石公路1公里,乡村里,家家户户通已通水泥路;购买1辆垃圾转运车和30个铁皮垃圾桶,贫困户免费安装自来水,宽带网络全覆盖,天然气入户通气120余户;新建的村级卫生室60余平方米,文化室功能齐全,实现了“六通四有”,严格对照“一超六有”、“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精准施策。全部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全覆盖,解决了贫困户家庭教育问题……
科学发展产业,贫困村的未来才有希望。(红桥镇 供图)
村里还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8年,该村举行了开展环境卫生示范户评比活动。成立“环境卫生示范户”评比检查小组,评选出环境卫生示范户45户,开展贫困户专项考评活动,评选出“脱贫攻坚星”3户。一时间,讲正气树新风的正能量,如一阵春风催绿了公益村,公益村文化宣传队的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已成常态,越来越多的村民穿上 “红马甲”,村里人有了“精气神”。
他们,并不止“口袋里有了钱”那么简单。李从贵认为,当村民们有了“精气神”,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创新,昔日的贫困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脱贫致富路走出来,这才是乡村的未来。
小山村有了集体的养牛场。(红桥镇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