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方成正在包装产品。(宜宾新闻网 潘一豪 摄)
初春初暖乍寒。从江安县城驱车近40分钟,便隐隐看见姜方成“方程农场”的招牌。这一方隐于花地湾水库的田地,如今被他打理得颇有声色。站在入口处望去,依山傍水,果树成荫。
“几年前这里连地面都没有。”姜方成边从屋里端来特制的“梨膏”茶饮边招呼我们坐下,“创业之初,机缘巧合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当时路面状况糟糕,只有地基没有地面,但是这样原生态、无污染的荒地如今变成了我创业的宝地。”
“方程农场”依山傍水。(宜宾新闻网 潘一豪 摄)
姜方成是地道的江安人,因早前在一次焊接工程中受伤,落下了残疾。
在家养伤期间,姜方成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却一直没有具体的产品和方向。偶然的一天,他发现母亲经常使用一种名叫“梨膏”的东西用于止咳润肺。借助搜索引擎,他发现梨膏作为纯天然的农产品不仅疗效颇多,更有一段孝顺母亲的感人传说,这些资料都深深地吸引着他。结合现代人繁忙的生活节奏和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他觉得梨膏可以很好地迎合现在的市场需求,于是,他决定以“梨膏”作为创业的拳头产品。
要想做出好的“梨膏”,产品源头很重要。“我们的产品从种植到消费者手中,都是原生态且可追溯。”姜方成回忆,一开始为了找寻好的种植地,自己寻遍了江安的多处地方。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最终相中了花地湾水库的田地。
“虽然这里地处偏僻,路面状况糟糕,只有地基没有地面,但是却是原生态、无污染。”姜方成指着远处的梨树林说,这块地的土壤十分纯净,没有使用过农药,是我心中的不二之选。“当初刚来这里我就决定了要租下了这块“净土”。
很快,荒地开始开垦。
该农场目前是江安县最大的梨园产地,年产值在70万左右。(宜宾新闻网 潘一豪 摄)
“虽然之前在装修领域自己还算有经验,但对于农产品种植而言,自己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新手。”姜方成说,自己在创业之初面临了诸多困难。一开始就因没有把握好种植技术,导致种植出的梨子并不理想。
经历短暂挫折后,姜方成开始重拾信心跟着江安县的新型农业职业培训、农业扶持中心积极学习,认真反思。得益于专业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课堂讲解,姜方成终于逐渐攻破了这些难题,利用“生态种植”法,让梨膏的生产渐渐步入正轨。
“目前农场的种植面积约为120亩,从第一步原材料梨子的种植到梨膏的提炼加工、包装销售都是在农场内一条线完成,绝对的原生态。”姜方成介绍,农场内梨树的种植面积占四分之三,是江安县目前最大的梨园,而其生产的梨膏也是宜宾市首家专业化生产的,一年产值在70万左右。
姜方成表示,从目前来看,梨膏需要打通更广的销售渠道。作为一款传统手工艺的农产品,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项目,也正由于前期的高投入让他没有多余的资金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只能是“口口相传”。下一步,他认为产品的重心是“求稳”,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精细化,并朝着“私人订制”的方向发展。
姜方成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宜宾新闻网 胡宝丹 摄)
除此之外,农场还在产品的品种研发上下功夫,陆续开发了“枇杷膏”和“桑葚膏”等产品。还增加了许多附加的项目,包括种植其他各类水果、有机蔬菜、养殖生禽、季节性农家餐饮等。
“现在生产的1万瓶梨膏是农场目前的最大值,但梨膏加工厂依然有很大的生产空间。”姜方成对今年充满信心,在2019年,农场将积极扩大市场销路,利用电商平台和各种线下活动,奠定好市场基础后发动周围的农户种植梨树,扩大梨膏的生产量,带动当地就业。
在采访最后,姜方成用了“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一扇窗。”来作为自己创业的总结。回顾过去受伤的经历,虽然给姜方成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他并不认为这都是坏事。在过去,他会因为装修的高收入可以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感到骄傲,但现在,通过开办农场、生产梨膏,带动当地的残疾人就业,他可以收获满满的幸福,这种快乐不在于自己得到了多少,而在于帮助了别人多少。
“虽然现在从事的工作让家庭收入大不如从前,但自己的内心比以往更充实和开阔,家人也开心,这一切都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姜方成说,他的创业之路其实很简单,所走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忠于内心。(记者 潘一豪 实习生 胡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