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范阳人,原属燕,后游于齐。
1、游说韩信
蒯通最有名的一次游说,详细可见《千古“兵神”汉将韩信》,游说韩信三分天下,字字如刀,可惜韩信终不忍背汉而不从,终为吕后诛杀。
汉高祖平陈豨后,问吕后韩信临死所言,吕后说:“韩信说悔不用蒯通计。”高祖道:“蒯通是齐辩士。”即诏齐捕蒯通至。高祖问:“是你教韩信反叛?”蒯通对:“是,确实是臣教他反叛。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夷灭其族!”高祖大怒:“烹之。”蒯通道:“嗟乎,冤哉烹也!”高祖道:“你教韩信反叛,何冤之有?”对道:“秦失其鹿,天下公逐之,高才疾足者先得之。狗因吠”非其主,当时,臣只知韩信,不知陛下。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效力者甚众,顾力不能罢了。陛下又可尽烹之耶?”高祖道:“罢了。”令人释放蒯通。
这世界从不缺乏人才,却缺乏平台,而平台即是事业本身也是某个人的事业。
2、说范阳令
高祖之所以知蒯通为齐之辩士,是因为早在楚汉相争之前,其就已扬名天下,成功说服范阳令。
陈胜起兵之后,张耳、陈馀投奔,说陈王略赵地,陈王令武臣为将军,张耳、陈馀为校尉率三千人徇赵,行收兵,得数万众,武臣号武信君。下赵十余城,其余皆城守,不肯下。遂引兵北击范阳。
蒯通说范阳令道:“窃怜悯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祝贺公得通而生。”范阳令道:“何以吊之?”蒯通道:“足下为范阳令十余年了,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面,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不敢执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罢了。今天下大乱,秦法不行,然则慈父孝子且执刃于公之腹以成其名,这是臣之所以吊公的原因。”范阳令道:“何以贺我得子而生?”蒯通道:“今诸侯皆叛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坚守范阳,少年皆争欲杀君,下武信君。君急遣臣见武信君,可转祸为福,在今矣。”
范阳令乃以蒯通为使,见武信君道:“足下必战胜而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危矣。用臣之计,不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传檄而千里定,可乎?”武信君道:“何谓也?”蒯通道:“今范阳令整顿其众以守战者,是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虽欲先天下归降,畏君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然而范阳少年亦欲杀其令,自以城拒君。君何不给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降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令范阳令乘华车,使驱驰燕、赵郊。燕赵见之,皆识得这是范阳令,先归降者,即喜,燕赵之城可不战而降也。这即是臣之所谓传檄而定千里者也。”武信君大喜,从其计,以车百乘,骑二百,侯印迎范阳令。赵地闻之,不战而城下者三十余城。
可见书生可抵十万兵。后汉将韩信掳魏王,破赵代,定三国,引兵击齐,皆从蒯通之计。裂土以三分之策却未从。
3、曹参礼遇
曹参为齐悼惠王相,礼下贤士,请蒯通为客。
当初,齐王田荣怨项羽,举兵叛,劫持齐国贤士,不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列。及田荣败,二人觉得这是耻辱,入深山隐居。有人对蒯通说:“先生对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蒯通乃见曹相国道:“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娶?”曹相国道:“娶不嫁者。”蒯通道:“然则求臣亦如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为官。愿足下使人礼之。”曹相国拍人求之,皆以为上宾。
蒯通论战国时辩士权变,凡八十一首,号隽永。
当初,蒯通所善齐人安其生,尝为项羽谋,而不能用。项羽欲封此二人,两人终不肯受。
蒯通以宾客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