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也许你正被电视里的精美的画面吸引,可你对这座城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那时的长安街头,你可以看到卖酒的胡姬,讨价还价的波斯商人,来华学习的遣唐使......长安接受八方来朝,它有足够的自信,从不担心被外来文明淹没。
“长安”这个名字,永远存在于中国人心头,化作一场关于盛唐的遥远的梦。
唐朝时,年轻的白居易去长安求学,并拜见了诗人顾况。顾况一听他这名字,摇了摇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啊。”
但等他看了白居易的诗作后,却改口称:“大可居易。”那时的长安是一国之都、世界闻名的城市,物价自然贵,但它的大门永远为有才华的人打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北斗北工作室」
长安,长安。李白有诗云,“长相思,在长安。”
千百年来,长安一直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安,勾勒着自己想象中的盛世繁华。但在我心中,长安当是盛唐的气象,唐诗当是长安的魂魄。
图片|《长安十二时辰》
城之大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当年的长安城是博大而壮丽的。
它面积宽广,比原来的汉长安城大了两倍多,比明清北京城大了1.4倍,还是古罗马的五倍,堪称“世界第一城”。
整座城市,宛如棋盘,井井有条。长安城分三部分: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后来因皇城地势低又潮湿,再在龙首原上建了大明宫。宫城在北,皇城在宫城北。纵横交错的大街将城划分为109个区域,东西各有两市,老百姓们住在各个坊里。如白居易所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图片1|Mark_GG ©
图片2|浩--子 ©
那时正中的朱雀大街,宽约150米,绵延5000多米。遥想当年那些第一次来长安的人,城墙高得让人仰望,马路宽阔得让人迷路。行人如织,欢声笑语,灯火辉煌。盛世,总令人神往。
然而,我们今天见到的城墙,多是明城墙。原来的唐城墙早已剩下很少部分。但是,触摸着粗砺的墙砖,似乎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还能感受到曾经的铁骨铮铮。
长安有傲骨,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毅然决然伫立于此的傲骨。
图片1|藤蔓植物 ©
图片2|牛牛 ©
人之多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当年的长安城是海纳百川的。
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都渴望在这繁华盛世里分得一杯羹。人口最多的时候达100多万人,有300多个国家的使者、商人、留学生汇聚于此。浓眉高鼻的外国人,还可在唐朝为官。
在长安,无论哪里的人,性情相投,即可惺惺相惜。不同宗教信仰都在这里,得以传播、发扬。日本唐使晃衡离开时,王维写诗相送,“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韦庄在他的高僧朋友回国时,也写下了“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
图片1.2|穿越云天 ©
长安的女子美,也许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的丰腴之美,也许是“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笛”的异域风情。她们爱美,也懂美,也坦然地呈现自己的美。
长安有胸怀,是越是繁华与强大,越能包纳万象的胸怀。
图片1|郭Fly ©
图片2|jimmy ©
市之繁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当年的长安是繁华富足的。
东西两市,商贾云集,酒肆林立,琳琅满目,多达两百多行当。东市附近的坊,多住着贵族和官员,因此“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则多是日常生活品,周围坊里住着不少外商,更为繁荣,又称“金市”。
图片1|Dolby_Ark ©
图片2|穿越云天 ©
李白的《少年行》里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说的就是金市上春风得意的少年人,欢笑地走入西域姑娘侍酒歌舞的酒肆。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不知有多少人醉倒在绿眼卷发的迷梦中,醉倒在这温柔富贵乡里不愿醒来。
长安有富气,是仓廪丰实的富实,更是世界商业中心的富气。
图片1|爱拍照的张小胖 ©
图片2|隽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
时至今日,即使有些遗迹早已消逝在岁月里,但只要走在长安的城墙下,看到鼓楼上的明月,听着一口秦腔,闻到牛羊肉的香气,你就会明白,千年的长安风骨犹在,盛唐的辉煌与大气,早已融在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里,融在长安的风中……
图片|Slowargo ©
梦回长安,梦回唐朝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纸香墨飞词赋满江”
长相思,忆长安
总会心生豪情万丈
心向神往
……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