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都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和传承,有家长对孩子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有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还有后辈贤达者对长辈、弟对兄的建议和要求。历代家训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比如“读书”,古代名人在家训中是如何要求的呢!
韩愈关于读书的家训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的,目的是“教子勤奋读书”。韩愈的儿子韩昶,少年时十分贪玩,不喜欢读书。为了教育儿子勤奋学习,以便日后考取功名,韩愈专门写了一首《符读书城南》诗。在诗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诗中以两个小孩作比,说人初生之时并没有贤愚之分,如同一鱼群中的鱼儿一样,没有一点差别。人的差别是在后来的,如两个孩子一个读书,一个不读书,长大后就形成了“一龙一猪”的区别等等,形象生动,也通俗易懂。韩愈曾说:“人不同古今,马牛而襟裾。”一个人不能通过勤奋读书而通晓古今之事,是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人,与穿着衣服的畜生就没有两样了。
曾国藩的家训是“耕读”两不误。主要体现在家书中,他在一封家信中提到:“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一切不可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意思是说,要教育孩子,在读书用功之外,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及一些日常劳作,培养自理能力,不能为了摆架子就不去做。在另一封家书提到:“我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需坐轿、不需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为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矣。至要至要。千嘱万嘱。”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诚孩子,应该以勤劳为本,除了自理家务外,还应该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耕田劳作,以此来做到“耕读相兼”。“耕”与“读”,曾国藩将其立为“永久家训”,以诫后人。
左宗棠的家训是“读书以明理”。左宗棠在给他的长子左孝威的信中提到了读书的作用。他说:“尔年已渐长,读书最为要事。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做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尔父二十七岁以后,即不赴会试,只想读书课子,以绵世泽,守此耕读家风,做一个好人,留些榜样与后辈看而己……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务在从溶涵泳,以博其义理之趣……只要尔读书明理,将来做一个好秀才,即是大幸。”
司马光之母聂氏重在开发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司马光,家喻户晓,那个砸缸救同伴的小男孩,6岁开始读书,由于父亲忙于公务,母亲便承担起儿子的启蒙教育。司马光是个急脾气,读书学习常常只图进度而不求甚解,比如一篇文章连读几遍也不能牢记在心。常常是同窗们都熟背课文了,可他还是心中了无痕迹。母亲聂氏知道了儿子读书的毛病,耐心地劝导他说,学习,不可急于求成,要勤于思考,不能机械的为了背诵而背诵。为了培养自己读书的耐心,司马光自己在别人游戏的时候,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心无旁骛地苦苦攻读,直到能在母亲面前把书全部背通下来才去玩。
聂氏看到儿子对读书越来越有兴趣,便着手循序渐进地加深课文的内容并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自己编排了许多开发创造力的游戏和司马光一起玩。司马光7岁时不仅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解《左氏春秋),而且能自编故事讲给母亲听。这时候的他,已经表现出远超同龄孩子的创造力。成年后的司马光沿着读书做官仕进之路节节高升,多数时间是任学士、翰林等闲职。他一生光明廉洁,历来传为佳话。
梁启超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更为科学,他主张以引导而不是改造孩子。梁启超有9个孩子,个个都是栋梁之材,成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如何使9个儿女在不同领域都成龙成风呢?这自然要得益于他独特的教子之法。首先是与孩子做朋友,充分尊重孩子,从每个孩子的个性入手,耐心引导孩子正确地走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梁启超能够精确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在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又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这一点上,梁启超先生对子女的教育堪称当代父母的典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应该学习梁启超的教子之法,引导孩子去发掘属于自己的人生。(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