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作为中国近几百年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在西方国家的大炮声中开始,前线一路溃败,后方腐败妥协,割地赔款以求安逸,清政府在做最后的挣扎,耻辱地苟活着。
在我们的认知中,清政府败给西方国家的原因是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科技的发展,没有先进又强大的武器装备。当时英国用的是枪、大炮、军舰,而清政府的武器是弓箭、大刀、帆船。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这种观点用于评论鸦片战争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往后几十年就大错特错了。
1860年,清政府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圆明园也因此被焚烧,成为中国永远的伤疤。这两次的战败狠狠地打了清政府一年,洋务运动由此展开,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求自强、求富。自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军事实力,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清朝的统治,结果清朝军事实力也因为这场运动提高不少,因为从英国购买了大量军舰,这让清政府的海军实力变得很强,完全可以排在亚洲第一的位置上,是当时的世界第六。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有复兴的迹象,但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这种趋势一下子被打断,名极一时的北洋水师也在世界海军的舞台上匆匆落幕,每每提及此事,都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在甲午海战中,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加上当时日本的改革才刚开始不久,因此有理由相信清政府的武器装备并不比日本的差,甚至在很多方面要强于日本。所以,能影响战争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武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其中人为的因素更不能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