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名,彰显抗战老兵的精神高地
“70年了,当年您不怕流血牺牲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带给人们幸福和谐的生活;而今,年事已高的您悄无声息生活在城市、乡村不为人知,英雄的抗战老兵您在哪里?”寻找抗战老兵的信息从一个朋友圈转发到另一个朋友圈,一种真情与感动在这座英雄城市传递。寻访团人员拿着户籍登记本,挨家挨户走访,在兴建街道一户居民家中见到抗战老兵刘文华时,这位94岁老兵的泪水夺眶而出。
1942年2月,16岁的刘文华参加了抗日队伍,经历大大小小战斗无数,可谓是九死一生,最凶险的一次是日军的子弹穿过他的帽子。“如果敌人的枪法再准点,就不是在我的帽子上留个洞,而是在我脑袋上了。”刘文华说。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刘文华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勋,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还多次将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同事。“比起牺牲的战友,我有工资拿,吃得饱穿得暖,就足够了。”刘文华说。
寻访团成员张立群是市政府工作人员,她在寻访过程中深刻体悟了抗战老兵令人仰目的精神高地,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洗礼。“寻找关爱抗战老兵,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定要好好珍视与传承。”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遵母遗愿,女英雄后代甘心奉献立新功
每位抗战老兵都是一面精神旗帜,见到寻访团,他们都很高兴,但没有一个人摆功劳、要待遇,他们没有把抗战老兵这个名称当成向政府索取名利的特权。
寻访团驱车120余公里,来到北安市“革命屯”村委会,这是抗日女英雄张广英的家乡。女英雄早已离世,可她的故事仍被家乡人民所传诵,她的儿子尚玉山,这位古稀老人更是将母亲的嘱托牢记于心、外化于行。
70年前,张广英是像赵一曼一样英勇顽强的巾帼英雄,是北安市“革命屯”抗日斗争的领头雁。张广英的丈夫姓尚,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尚大嫂”。她创建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运送抗战物资、掩护抗日战士,同日本侵略者顽强斗争。不幸被捕后,张广英受尽敌人酷刑,她咬紧牙关,未泄露组织秘密半个字。后来,张广英被组织营救出来,但因身体饱受摧残,1951年就离世了。去世前,她为儿子尚玉山留下遗言:一定要为国家和社会多出力,不能向党和国家伸手要好处。
尚玉山追寻着母亲的足迹,参军入伍,在部队勇拦惊马救人立功,退伍后又成立了“铁南爱心义务服务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73岁的尚玉山荣登“龙江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
黑河军分区政委白景新告诉记者:“寻找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每一位抗战老兵的经历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堂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课。传承抗战精神,对于激发、凝聚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发扬,将抗战精神融入官兵血脉
血染黑土地,忠魂传千古。
近年来,黑河军分区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收集整理出《丹心烈火照黑河》等10余部抗战书籍,组织邀请抗战老兵作巡回报告会10余场,并筹办了“为了正义与和平”“让历史铸就梦想”“追忆家乡英雄,争做红色传人”等一系列故事会、诗歌会和演讲比赛,将国防之情与英雄文化有机结合,让抗战精神在黑河大地上广为传诵。
“英雄是一个民族巍峨高耸的丰碑,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都是无数抗战老兵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后人必须要传承好抗战精神。”黑河军分区干事陈静告诉记者,在黑河市既可看秀美风光,更能感受英雄文化。
去年,该军分区下士班长张浩立功受奖的喜报被送回老家后,成为全村人的骄傲。“抗战老兵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不追星,我只追英雄。”张浩说,学英雄、敬英雄、做英雄是他们年轻一代官兵的追求。
与此同时,黑河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组织时刻把抗战老兵的冷暖记在心上,做到政治上尊重、生活上照顾,让他们安度晚年、幸福生活,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老兵的心坎上。
家住马家沟村的93岁抗战老兵甄德贵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激动地说:“党和人民一直记着我们这些老兵,过年过节还到家里来看望我。这两年,政府还给我盖了新房,是大瓦房,又宽敞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