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联会前主席理查德·迈尔斯曾在回忆录中写道,“虽然我们能够观察整个战斗过程,但是对一线部队直接下达战术命令这种拧‘七千英里长螺丝刀’的行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对下级管得太细,统得过死,必然导致各级职能界定出现混乱,执行层的自主负责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也会逐渐退化。
普鲁士王国时期,就非常强调发挥各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当时的德里克·查尔斯王子曾对一位因机械执行命令而失败的少校发出警告:“你的陛下使你成为一名少校,是因为他相信你应当懂得什么时候不遵从他的命令。”这句名言在后来的德国军官中广为流传,机动灵活的委托式指挥因而在德军大行其道。无论一战、二战,德国军官队伍都表现出较高的军事素养。
技术突飞猛进给作战指挥带来的一大挑战是,上级可以利用先进指挥手段随意插手下级指挥。有人说,解放战争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是蒋介石的作战指挥严重脱离实际。国民党军队指挥条件很好,拥有电台、电话甚至飞机,蒋介石动辄飞抵前线亲自坐镇,却并未掌握真实的战场情况。而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则善于用人,非常尊重前方将领的意见,特别是当我军与敌展开激烈交战后,毛主席给前线指挥员的电文中,常常有这样的话:必要时独立处置,不要来电报告。所以,解放军的指挥比国民党军要好很多。实践证明,随意干预下级指挥,往往不符合战场实际适得其反,最大的危害在于破坏指挥体系赖以有效运行的责任和信任基础,最终导致消极盲从。指挥级别越高,随意干预的危害越大。
信息技术发展极大增强了集中控制能力,但企图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从千里之外遥控一线战术行动的想法,极易扼杀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去的战争要求指挥员敢于和善于机断行事,信息化、智能化战争需要随机应变、临机决断的情况更多、更复杂。二战名将巴顿教导麾下参谋人员:“决不要告诉别人该怎么做、做什么,他们会发挥聪明才智给你一个惊喜。”F-15加油后,美空军地面控制中心拧“七千英里长的螺丝刀”式的僵化指挥,将“惊喜”变成“遗憾”的教训,值得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