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23日,“澜湄周”系列活动之“澜湄区域对话·教育合作论坛(中国·宜宾)”在宜宾举行。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提升宜宾教育国际化水平,助力产学研融合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智力保障。
高等教育:促进人文交流
目前,宜宾市普通高校由2所增加到6所,在校大学生由2.57万人增至5.3万人,留学生近600人。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成为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宜宾学院融入创新和国际化要素,助推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此前,宜宾学院成立了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暨澜湄汉语学院。此次论坛,宜宾学院与缅甸曼德勒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宜宾学院和泰国教育部门签订协议,或将合作成立宜宾学院中泰学院。这些学院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区域经济带发展,着力打造国际化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平台,通过对口交流、合作办学、教育援助等多种形式,筑牢澜湄合作区域国家更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以此拓展经济、文化领域的多元合作。
在本次论坛期间,四川轻化工大学相继与老挝占巴塞大学、泰国那黎宣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等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合作开展培养项目及教师、学者、行政人员、学生的互访交流;合作申报或开展科研项目等。
“这些合作项目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宜宾高校国际化办学格局,从而推动宜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拉动宜宾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助推宜宾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四川轻化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夏宏钟说。
职业教育:
深化产教融合
此次论坛期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巴巴萨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要让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和实验实训建设标准输送到各国,为他们培养本土的、和中国连接联通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要围绕‘一带一路’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人才储备和支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郭正富认为,职业教育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我们和老挝巴巴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鲁班工坊,会首先考虑开办高铁、物流等专业,为相关产业培养人才。我们还可以针对性地将企业的技术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为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中学教育:培养国际视野
本次论坛上,宜宾四中、南溪一中、翠屏棠湖外国语学校正式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CEAIE-AFS)。这三所学校将从今年夏天开始接待来华交流学生。
同时,经四川省教育厅推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遴选,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挂牌成为CEAIE-AFS项目来华留学生基地校并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同一课堂”项目框架。今年夏天,宜宾一中将建成泰国学生班,接收第一批泰国学生来宜宾学习、交流一学年。
“在此之前,宜宾一中等一批基础教育学校已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及澳洲多国的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署合作项目。今后,我们会不断接纳包括澜湄区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留学生前来学习,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促进澜湄区域教育和人文交流、推动青年学生互学互鉴的桥梁纽带。”宜宾一中教师张珂铭说,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中学教育国际化,使学生在受到本国文化熏陶的同时,兼具国际化视野,“能够为学生创造现代多元、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环境,为学生打开一扇看见世界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