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强的老家,在革命老区安徽云岭山区的秋阳村,他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研究生。到了扬子江药业集团后,三年时间里又实现了“三级跳”,从一个普通员工到现在的大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还当上了劳模。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对此,王佩强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身上有着农民的朴实,从不会忘记自己做人做事的初心,那就是把事做好。”他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
每天定闹钟 不去现场就不踏实
一个月75批生产、225个班次,208名员工、3条生产线、12个品规,先进的生产设备……压在王佩强身上的是这样一个“重担”。
他很清楚,他分管的车间是“注射剂”,静脉注射,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如果有问题,人立马会有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压力很大,一个产品,只有到市场上,患者用完了,才能放心。”
在王佩强的手机里,每天打开都有一串闹钟。
7:40闹钟,周一、周四的这个点,车间列队。对近期发现的问题,或发生的案例,与大家进行沟通、剖析,防微杜渐,提高团队质量意识,每次站队10分钟左右。
8:30闹钟,一般定在周二、周三、周五,管理人员例会,每次会议20分钟以内。主要针对近期比较重要的事情,进行提醒及部署,以及传达公司近期的重要指示。
9:30闹钟,这是每天都必须定的,提醒自己看产销存日报表。“主要关注供货,看我的生产状况能不能满足供货。”王佩强解释,根据市场需求,要及时地调整生产计划。
16:30闹钟,要去参加车间主任例会。
除此之外,王佩强说,还有一些临时的紧急会议,他都会在手机上定好时间,提醒不要忘记。
作为生产管理者,王佩强还每天必须去现场。像一些核心监控点,他都会亲自前往复核,比如包装的批号、生产日期、产品效期等,“这个很关键,输液瓶上、纸盒上、箱子上,必须全部吻合,如果错了,那所有产品都会有问题。”王佩强对于包装的复核,差不多每次要花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考虑到8:30开始生产,因此他都会提前一小时到。
“现场有神灵。”他说,一天不去现场,就感觉哪里不对劲。
“为亲人制药,为父母制药,如果我们守住了安全的底线,就是给亲人和家人最好的保障。”王佩强的行动印证了这句话。 “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这就是扬子江人的“为什么”。
认真与执着 让他成为“幸运”的人
王佩强的职业开篇,很精彩,这点让很多人羡慕,有人感慨,他的运气真好!
其实,他大学毕业,跟很多人一样。
2014年,他从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系毕业,然后回了安徽老家,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一年,觉得不适合自己,于是就辞职,回到了上海,在一家研发公司做研究。
2015年,女朋友毕业,于是两人一起回泰州发展。
2016年1月,王佩强应聘进入了扬子江药业集团,干起了他的“老本行”:新品部药物合成研究员,同时做新品立项。
王佩强喜欢做研究,有股子韧劲。2017年夏天,有个药品的杂质的攻关出现了一点问题。当时新品部领导,要求他们把这个杂质核验出来。“为赶项目进度,领导就让我去做。”那段时间,正好新品部实验室空调坏了,特别热,没有人进去做实验,只有他一个人每天做到晚上10点,“我没有想今天要干多少事,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工作。”他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实验,“一天的实验可能是一个星期的量,可能还更多。”一整天,他的衣服都是湿透的,干了全是汗霜。认真、执着的干了三个星期,王佩强终于找出了这个杂质。
也许是领导看中王佩强身上这股钻研劲,在新品部改革的时候,把他推荐到了生产线,一切从零开始,但很快他又脱颖而出。
“在扬子江药业,你会看到很多主管都很年轻。”王佩强非常感谢这个平台,“只要你肯努力,就有机会,在这很公平。”
压力越大,成长越快,王佩强越来越优秀,他连续三年参加国际QC论文发表,连续三年都获了金奖。自己进步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他的团队,只要员工有困难,他主动伸出援手,新来的大学生,下班后他经常会跟他们聊天,有没有困惑,有没有问题,然后帮忙解决。
“很多人在一起,叫聚会,只有心在一起,才叫团队。”王佩强觉得自己的人生舞台更广阔了。(毛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