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减肥”“生酮饮食治疗糖尿病”“生酮饮食治疗心脏病”……近年来,生酮饮食很火,许多人跃跃欲试。然而,究竟什么是生酮饮食?它真的那么好吗?
生酮饮食是一种极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膳食模式。普通的均衡膳食模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生酮饮食模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仅占总热量的4%~17%,脂肪占60%~90%,蛋白质占6%~35%。执行生酮饮食期间,身体会产生一类叫酮体的物质,这种饮食模式由此得名。
生酮饮食最早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初。当时医药发展有限,在治疗小儿癫痫方面,医生和营养师屡屡碰到束手无策的病人。在这个背景下,一位叫Russel Wilder的医生首次使用生酮饮食模式治疗病人,临床效果比较可观,随后这种疗法流传开来。研究数据显示,生酮饮食能使14%癫痫儿童停止发病,使大约50%癫痫儿童发病强度降低。这种饮食疗法专门针对那些1岁以上儿童患者、至少2种抗癫痫治疗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
慢慢地,人们发现生酮饮食还有别的用处——减重。当执行生酮饮食时,碳水化合物摄入极少,迫使机体分解储存在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去供应能量。3天左右后,糖原被耗尽,机体代谢被迫“大拐弯”,转而调用脂肪组织去进行代谢分解。脂肪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类叫酮体的化学物质,它也能够为机体重要的组织提供能量,包括大脑、肌肉、肾脏等器官,从而使得机体有力气正常运转。就这样,酮体代替葡萄糖,肩负起主要提供能量的重任。另一方面,没有葡萄糖的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的水平也变得很低,这样一来机体进行脂肪合成代谢的途径就受到阻碍。一边不断分解脂肪,一边无法合成脂肪组织,体脂含量也就一降再降了。
现有研究表明,短期执行生酮饮食的确能够有效减重,减重效果比传统的低脂饮食好,同时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些风险指标也能获得改良。但是,这不代表生酮饮食是安全并可以长期使用的饮食模式。相反,它是一种带着风险的饮食模式。第一,脂肪代谢会生成酮体,酮体在血液中过量蓄积,就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带烂苹果的味道、脱水、休克、头痛、头晕、嗜睡,严重则出现昏迷、大脑缺氧等表现。短期执行生酮饮食的人会出现虚弱、脱发、失眠、易怒、暴躁等表现,长期生酮饮食还会增加肝硬化、肾结石、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等风险。第二,拒绝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势必带来饮食不均衡、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长期保持而不及时纠正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第三,脂肪占据如此高的比重,势必带来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的风险。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饱和脂肪酸最好控制在总膳食热量的7%以下,否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生酮饮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对于减重尤其困难的人群,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也许可以短期尝试一下,但是达到减重目标以后,也应该慢慢过渡回健康的均衡膳食。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轻易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