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 刘瀚琳)2019年10月25日,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在本次推介会上,新一批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完成签约。
据悉,本次签约项目共计52个,涉及物联网、商务服务、智能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计划投资额149.12亿元。其中,天津与北京签约项目27个,计划投资额59.84亿元;河北与北京签约项目25个,计划投资额89.28亿元。
比如,在新材料领域,有无菌复合包装材料生产项目、石墨烯热管理项目等;大数据领域,有软通智慧城市项目、小猪算账灵活用工财税解决方案;人工智能领域,有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开发项目、中科运河人工智能孵化(河北)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领域,有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机器人及高铁设备研发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基地等;在公共服务领域,有京廊合作医联体建设等。
“这52个项目是三地共同组织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通过对接需求、摸底调查和沟通交流,共同筛选确定的一批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为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协作有序、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崔松光表示。
崔松光说,过去五年来,北京市携手津冀扎实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新的“两翼”建设,聚焦一批重点承接平台,并在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链、园区链等方面所取得了积极进展。
此次推介会还推介了一批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并通过沙盘、视频等形式展示了过去五年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对接协作、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取得的成效。
据悉,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仅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过78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900多亿元。比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成立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270家,注册资金124.57亿元,来自北京企业280余家;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和廊坊市共同成立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共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约800亿元,涵盖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板块等。
其中,在公共服务提升方面,过去几年,通过持续推动北京与河北廊坊、张家口等五市医疗卫生合作,16家北京市属医院已与河北26家医院共同开展31个合作项目。
比如,按照京冀两省市《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在雄安新区全额投资建设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和综合医院各一所,4个项目已于今年9月20日开工建设,建设后将移交雄安新区,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和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四个建设项目目前估算投资额达25亿元,全部由北京市全额出资。”北京市发改委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处周浩介绍说。
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加强,2018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48%;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25日正式投运,京台高速、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通州-大兴段)相继建成通车,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连接北京通州与河北燕郊的燕潮大桥已于今年3月正式通车,环北京“半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逐步增大,京津保三地顺利实现“1小时交通圈”。
谈及下一步,崔松光说,京津冀三地还将针对重点承接平台,研究出台一批鼓励支持政策,帮助提升平台承接能力。为推动签约项目早日落地生根,三地将共同做好跟踪对接和精准服务,推广企业“服务包”等好经验和好做法,提供政策支持咨询,确保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对有合作意向正在洽谈还未签约的企业,将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成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