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 >

农村题材的励志之作

责任编辑:陈娴发布时间:2019-02-25 14:29:21
来源:宜宾晚报点击:
近日,南溪区南溪街道办事处组织我们村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观看由宜宾本地扶贫干部真实事迹改编的主旋律影片《最后一公里》。

影片以201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的珙县上罗镇代家村党支部书记史进洪为原型,用轻喜剧的形式、白描的手法,讲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困难与摸索中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一同探索、一同实践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看电影之前,我曾在媒体上看到过史进洪先进事迹的报道,对史洪进的奋斗史有所了解,对史进洪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深感敬佩。

电影的情节一环扣一环,矛盾冲突不断,人物个性鲜明,造型栩栩如生,很接地气、原汁原味。加上宜宾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把观众牢牢地吸引住。从头到尾,没有人退场,我觉得《最后一公里》是一部当代农村题材主旋律满满的励志之作。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顿感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影片中主人公李双洪朴素的形象仍在我脑海里回放,影片摆脱了同类题材电影中以往扶贫干部说教模式的高大全形象。影片中最感人的场景有三个:

第一,李洪双刚上任时,遇到前任班子中一些人的不支持甚至作梗,穷怕了的村民也不理解他的苦心;个别贫困户受人蛊惑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还有不明真相的受人挑唆匿名诬告,让他感到无法接受一颗颗被贫困冰冻了的心,他有时感到不寒而栗。

第二,影片中的陪衬人物周七公,是当代乡贤的典型,他给人的印象是儒雅、豁达、智慧,接受新鲜事物。他常说的“人生如茶,甘苦相伴”、“茶有类别,人亦如此”。虽然台词不多,但给人以启迪。

第三,为了连通15年前那条断头路,尽快打通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李双洪在村民会上掏心掏肺的演说催人泪下,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被融化,最后他赢得了人心和全村村民的支持。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李双洪深刻反思自己创业的失败原因,从扶贫先扶志气、扶智慧入手,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传统模式,带领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茶叶、花木等。村民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因病致贫的,有创业失败致贫的,有好吃懒做致贫的,有条件艰苦致贫的。李双洪深知山区要致富必须先修路的重要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带领村民修建一条通往村外的致富路。贫困山区筹资筹劳修建乡村公路是非常困难的,开头一公里是难上加难,最后一公里也不简单。修一条乡村路往往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影片中修建的那条弯弯曲曲的乡村路,修建开头一公里时因发生惨痛的意外而停搁,李双洪上任村支书后重新启动修路项目,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打通了通向城市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影片《最后一公里》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形象,都在宜宾风土人情、山水风景画面中展示得淋漓尽致。人物造型、服饰、台词、生活道具都融入了宜宾本土元素,真实可信。特别是片尾曲“茶山谣”,配上茶农在郁郁葱葱的茶山上采茶的唯美画面,使得“远远有座山,山上茶树香,清风吹,点点微凉,小小的一片叶,摘下放手掌,采茶人在我心上”宛转悠扬、余音缭绕。歌词的字里行间紧扣扶贫攻坚主题,浅吟低唱中既有往昔峥嵘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有对如今战胜贫困的铿锵誓言。加上回放影片精彩的故事画面气氛渲染,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政府组织村民免费看电影,是一件惠民扶志气、扶智慧的好事,但我们看完电影后不能只是一时的热血沸腾,应该从中受到启迪。我看了电影《最后一公里》后,主要受到两点启发:

第一、我们不要只是羡慕感叹别人头上耀眼的光环,应该看看别人脚下走过了多少艰难险滩。扶贫干部特别是我们的村社干部应该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应该经常保持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真抓实干,切忌花拳绣腿,要当好农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第二、我们的贫困户不要垂头丧气,不要在脱贫致富的路上睡大觉,不要老想着等靠要。贫穷虽然是致富的绊脚石,但并不是搬不掉的。幸福生活不是等来的,是靠我们用勤劳和智慧、辛勤的双手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