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宜宾市高县可久镇华加村、中寨村和庆符镇新桥村三村交界处,也是四川和云南两省的边界。在儿时的记忆里,父母俩感情好,家庭幸福感较浓。
我和姐姐在村上读了四年小学,后来到镇上读书。家里离镇上有大概五六公里路,其中有近两公里的崎岖小路,走到镇上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因为路途远,一年我和姐都难得去几次镇上赶集,而读书需要天天去,我和姐姐都挺高兴,因为可以天天去赶集了。
随着一段时间新鲜感的逝去,我和姐姐却产生了不愿去上学的念头。因为路途远,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雨天道路泥泞难行、露水较多,湿透了胶鞋还得在学校穿一天。我们的厌学情绪被父亲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他一边鼓励我们读书,一边寻思着怎么改变这贫穷的现状。
要致富先修路。看着公路修通了的村庄,生活变化很大,于是父亲决定要想办法把这两公里小路变成公路,让汽车也能开进我们家里来。白天的父亲依旧日出而作,而晚上吃完饭他就到邻居家做工作。因为修路要占土地,又要占用务农的时间,大家不理解,更不支持。
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父亲没有放弃,经过很长时间的协商,村里10户人家和新桥村近20户终于同意在冬季农闲时间修路。
修路是在1997年开始的,那时我已经上初一了,因为没有钱请不起挖掘机,全是靠大家用钢钎、大锤、锄头和锹镐,从山谷中挖出来一条公路,直到公路修通时,我已经初中毕业。路通后,村民都享受到了通路后带来的便捷,10多年时间里,不少农家的土坯房变成了小平房、楼房,骑上了摩托车,有的家庭还买了小车,出行也方便了。
如今,我和姐姐已都到城里工作,但父母和八十八高龄的老祖父依然舍不得老家那片土地,不愿搬到城里来,因为他们在哪里生活了一辈子。
路虽然通了,但是这条土公路只有在天气放晴才能过车,出行依然不方便。看着周围村镇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基本实现了路路通、户户通。父亲再次焦灼起来,因为他也想把这条路变成水泥路。
看着父亲满脸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我劝他搬到城里来住,他都摇头。我说,既然没钱修,你怎么不去找政府呢?父亲说,镇政府也挺难,还是等几年再说吧,我都这把年纪了,也不图什么了,只可惜委屈了你那些弟弟妹妹,侄儿侄女,他们还得和你小时候一样。不过也当成是一种锻炼吧,你们俩姐弟不是也出头了吗。
我无奈地点点头,但心里有点莫名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