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绿道建设是一项造福市民的民生工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我市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编制形成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三级体系,体现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但同时,也面临着功能设计尚需完善、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要坚持以时代眼光和国际标准继续优化完善规划方案,统筹考虑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变化,科学预测绿道体系建设对周边社区规模、建筑形态及产业功能的要求,为我市长远发展预留平台、留足空间,因地制宜做好分步建设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按时序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要充分考虑市民和游客不同需求,在绿道建设中植入文体旅商设施,统筹布局停车场、公厕、休闲椅、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加快完善市政、安全、商业、科普等服务设施系统,提升绿道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依托绿道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与旅游景点、商业网点、运动场所、办公区域、居民社区相接驳,有机嵌入和嫁接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构建较完整、不重复、融合好的消费产业链,汇聚人气和商机,充分放大绿道的增值效应。
同时,要抓紧制定绿道专业化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要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更加注重项目运营的动态平衡、更加注重对项目盈利模式的探索,提升运营效益和开发层次。要根据绿道的不同功能分区,依托绿色资源优势,引导专业性企业团队参与,持续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有效盘活闲置、低效率运行资产,不断提升绿道建设和管理运营水平,形成绿道自身的生命力。
此外,还要深入挖掘绿道生态保育价值,严格绿道开发强度和边界管控。要重点把绿道的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把绿道建设作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定边界,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布局居住区、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过程中预留弹性用地,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