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自获得首批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资格以来,泸县以“龙城文化工厂”模式统揽创建工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全链条生产、全社会参与、全网络覆盖、全群体共享的“1532”文化工程,即:“1个文化董事会、5个文化车间、3个文化班组、2个文化园区”,努力实现“城乡均衡、网络健全、便捷高效、特色鲜明、惠及全民”的创建目标。
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泸县建立向上争取、招商引资、融资、社会资本参与等文化经费“众筹”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网络,实现全县2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其中3个建成省级示范站。同时建成宋代石刻博物馆、屈氏庄园博物馆,联建、共建文化广场30余个,实现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数字电视“户户通、农村健身场地覆盖率达70%以上。
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泸县围绕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方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强化考核提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机制,将之作为干部奖惩、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建立并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
据了解,近年来,泸县整合特色农民演艺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农民演艺“草根艺术团”,组建了西南农民演艺联盟,推广农民演艺服务标准体系,常态化举办农村演艺人才培训班,开展农民演员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实施“112”农村公益性演出服务工程,加大公益性演出购买力度,每年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超过200场次。
据悉,以国家级非遗雨坛彩龙为龙头,泸县全面普及龙舞技艺,建立乡村龙舞队60余支,培养龙舞队员1100余人,创作龙舞多达20余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出了《龙城宋韵》舞台艺术、泸县农民演艺IP等一批高质量的精品创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