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估结果为基础,陈锐和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与建议。
正处于由“好”向“优”的过程中
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共有120个,四川有成都市郫都区、四川大学、天府新区、巴中市平昌县、新希望集团、长虹集团6家入选。陈锐分享了6个方面现存共性问题:“双创”设施与服务有待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创业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双创”人才培养标准不明、结构失衡、分布不均;“双创”资源共享不足,各类主体之间合作交流不畅;体制机制障碍难以跨越,制约创新创业发展;“双创”政策落地环节亟待加强,对“双创”高质量发展认识不足。
具体到四川,陈锐并没有透露评估的量化结果。但他表示,四川的“双创”工作正处于由“好”向“优”的过程中。“说好,是因为已经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不少创新亮点,有巨大价值。但这些亮点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要由‘好’向‘优’转变,必须把它们进一步变为成体系的、涵盖全省的创新创业支撑,以此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能。”
建议“抓重点”
如何由“好”向“优”?陈锐提供了两个思路:
抓重点。集中力量从关键问题突破,而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火候未到’。”这也是四川探索出的经验之一,“像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抓住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人才激励这一关键大胆突破,最终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抓重点”的思路应进一步在“双创”工作中推广,如四川军民融合,就可集中力量,围绕大航空产业寻求突破。
深下去。他特别提到在四川某示范基地考察的经历:当地针对本科以上人才出台政策招引,结果来的几乎就全是本科生——更高层次人才发现和本科生一个待遇,直接奔沿海去了。“要深下去研究、调查,从而制定多元化、定制化的政策,而不要‘一刀切’。”他以人才为例建议四川制定本省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目录体系,“就像图书馆索引一样,让政府部门精准掌握需要哪些领域、哪些层次的人才,从而合理配置相应资源。”(记者 熊筱伟)
原标题:从一次评估看“双创”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