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2年,汉高后六年,宜宾正式建城。穿越两千余年,积淀出山间铃响、僰苗风情、江帆远影、茶马互市,码头会馆、道佛合一。2018年,正是宜宾建城2200年。作为人们心中的酒都,这座拥有2200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用酒迎接过哪些名人?
从唐朝开始,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们,似乎在冥冥之中都会和宜宾结下不解之缘。唐乾元年间,著名诗人,亦是著名酒鬼的李白出川,沿着岷江南下,从宜宾入川江,过夔门,在长江之间发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杜甫游至宜宾时,留下一首《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当时叫做戎州的宜宾,用它的代表作“重碧春”迎接了杜甫。宜宾与酒的故事,开始发扬光大。
大诗人们留下了故事,大词人们也写下了传说。
北宋嘉祐四年,二十四岁的苏轼还没写出那些千古名篇。刚考中进士的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道从乐山顺水而来,奉召赴京。写出《过宜宾见夷中乱山》,留下“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的佳句。现在宜宾青山的岩壁上,都还能看到当地人传说中由苏轼书写的“丹山碧水”四字。或许正是酒给了他灵感,短暂的停留让苏轼特别高产,《夜泊牛口》《牛口见月》等均在此时创作,毕竟后来写出“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的苏轼,怎会不爱酒呢?
苏轼离开宜宾40年后,他的超级粉丝、同样是著名文学家的黄庭坚来到了宜宾做官。已经“止酒十五年”的黄庭坚,在这时候沉醉于宜宾的“荔枝绿”,还写下一首《荔枝绿颂》赞叹:“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还特意在今宜宾郊北凿石引水为池,称作“流杯池”。天气好的时候,常聚三五好友,围坐流杯,饮佳酿吟咏为乐。宜宾,用一杯杯美酒,迎接往来的文人墨客们。
长江让文人们在宜宾对酒当歌,也让英雄们用酒在此开启传奇。
朱德在南溪居住了七年,练就了南昌起义“以酒稳敌”的朱老总;红军长征过宜宾,英雄们用“杂粮酒”在此整装待发;抗战大后方李庄,五粮液慰藉了梁思成等当时全国一流学者;抗日英雄赵一曼,正是在宜宾酒坊主的帮助下外出求学......
从诸葛亮到李白、杜甫,从苏轼、黄庭坚到抗日英雄们,当你来到这座城市,站在合江门地标广场,感叹江水东流,岁月悠悠,历史与时光在汇聚,一如这座城市般包容汇聚,热情地迎接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正是这样的包容汇聚,孕育了名扬四海五粮酿造。
一杯酒,见证了宜宾2200年的城市变迁,见证了宜宾2200年的深厚积淀。今天的宜宾,正如一杯五粮液,兼收并蓄,和谐包容,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