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22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多彩、技艺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据了解,截至目前,宜宾市现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180项(含扩展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3项、市级59项、县级94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现有市级及以上代表性传承人80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23人、市级54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这些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与文明。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资料图)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
以杂粮酿造为特色的五粮液,其前身可追溯到宋代的“姚子雪曲”。明初,“温德丰”第一代老板陈氏在这里开设糟坊,亲任酿酒师傅,几经摸索创立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陈氏秘方”。
陈氏酿造的杂粮酒由此声名鹊起。“陈氏秘方”嫡传至第六代,传给了外姓弟子赵氏。赵氏子孙赵铭盛承袭祖业后,扩大了生产规模,并改“温德丰”为“利川永”。
到民国初年,赵铭盛把“陈氏秘方”传给弟子邓子均。邓子均继承“陈氏秘方”后,又多次对配方进行调整,对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荞麦、小米、黄豆、绿豆、胡豆等9种粮食不断筛选,最后留下了今天的五种粮食配比。
后由晚晴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五粮液酒是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按五种粮食配方碎粮“四、六、八瓣,粗细适中”,以纯小麦生产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甑桶蒸馏,再经陶坛陈酿、精心勾兑调味工艺等原酒酿造技艺进行生产制作,包括制曲、酿酒、勾兑(组合调味)三大工艺流程,充分体现了“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理念,呈现了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这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苗族蜡染技艺。(宜宾新闻网 黄铄然 摄)
苗族蜡染技艺
蜡染,古谓之蜡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据史载,早在秦汉时代,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
《珙县志·光绪版》记载:罗渡苗民取蜡熔而绘于布,染后煮布洗蜡,成蜡染裙。珙县苗族蜡染工艺主要有调蜡、碾布、绘图、渍染、去蜡等工序。制作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蜡锅、蜡刀、熨石、案板、染缸、清水锅等。珙县地区的苗族同胞常将蜡染成品做衣饰、百褶裙、围腰、卧单、枕巾、帐沿、门帘、包单、蚊帐等,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手工艺。
珙县苗族蜡染主要特点是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图案或重于写实,或写于意,点线结合,疏密相间,既夸张又富有人情味。色彩以蓝白为主,偶有红、绿搭配,有的还点缀少量彩绣,清新如淡云蓝空的互托,明快如高山流水的旋律,古朴中包含粗犷,简略中蕴藏典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珙县苗族蜡染中的百褶裙图案,更以非常独特的构思,描绘了苗族先民的历史迁徙轨迹,这在中华各民族服饰中可谓独一无二。
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竹簧工艺细节。(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江安竹簧工艺
竹簧,亦称为竹黄(国家级非遗项目申请之前的民间称谓)、或是翻簧,是利用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之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处理工序将原料加工制成竹雕、竹簧、竹筷、竹装修等各式各样的胚料,利用镶嵌、雕刻、烙印等多种制作技艺,将亭台楼阁、山明水秀、飞禽走兽、文字及人物等构图生动的呈现于作品之中,是集绘画、书法、诗歌和雕刻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
其特点在于造型、雕刻技艺既保留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笔墨神韵,又展现了传统手工制作的精湛技艺。同时,在内容上追求立意构思、传神写意,是文化和美学思想的反映,是民间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从实用的食具、用具,到作为艺术品欣赏、收藏,呈现在厅堂闺房、茶馆酒肆、学府官衙、庙宇梵宫各个生活空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四川南部地区的江安竹簧工艺,经过明代中后年的形成、盛行期,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创新、发展期,建国初至八十年代末的转折、兴盛期,九十年代的衰落、沉淀期,新世纪初的抢救、复苏期,以及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弘扬、振兴期,形成了“玉竹”、“致和”、“王氏”、 “综合”四大流派和“竹雕”、“竹簧”、“竹筷”、“竹装修”、“竹根雕”和“竹编”七大类别若干品种,是川南地区民俗文化与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智慧结晶。
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大坝高装。(资料图)
大坝高装
高装即高台着装戏,又名抬阁,属于“抬桩类”的民间艺术,明末清初起源于江西、广东一带,是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表演为一体的民俗活动。高装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的最为著名,故也称大坝高装。
大坝高装是大坝苗族乡独有的汉族民间文化活动,它是一种集杂技、戏剧、人文、舞蹈、鼓乐等艺术和商贸活动为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具有奇、险、雅、美的特点。
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人口大迁移,移民的民风习俗、宗教信仰和地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使得盛行于广东的抬阁艺术与川剧灵魂有机融合在了一起,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坝高装。
大坝高装既是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演精湛的露天舞台,又是汉、苗民族联欢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堪称是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株奇葩。
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宜宾面塑。(宜宾新闻网 黄铄然 摄)
宜宾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品。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宜宾面塑形成于清代晚期,其用材考究,可长期保存;造型独特,既能实心塑造,也可空心塑造,其中不少优点,是别的面塑所不具备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宜宾面塑是宜宾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面塑作品品类繁多,人物、虫兽、瓜果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尤以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传说、神话、戏剧人物系列和帝王将相系列见长。
宜宾面塑多为立体造型,可以全方位欣赏,艺术表现力强——人物造型千姿百态,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瓜果蔬菜以假乱真。代表作品有《三国人物》、《白帝图》、《京剧脸谱》等。
宜宾面塑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积淀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独秀。宜宾面塑扎根于四川,其艺术造型多展现巴蜀风土人情,承载了各个时期社会发展进程,表现出巴蜀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艺术形式。
于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宾燃面。(宜宾新闻网 黄铄然 摄)
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
宜宾燃面,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是宜宾最有特色传统的名小吃之一。
作为中国面食的典型代表,其面条制作精细,成形不断裂,以20多种香料制成的特殊香油,花生、芝麻、核桃油、特制红油、特制豆油、精芽菜、四季葱等合理搭配制作而成,面条松散而红亮、色泽分明、成形美观、辣麻相间、味美爽口、具有独特的风味。
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由创始人李某某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宜宾燃面源于素面,当时系用手工擀制的面条,既薄又细,油而不腻。“燃面”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点燃的面,其特征是面条松散红亮,香味扑鼻、麻辣相间、味美爽口,引火即燃。由于宜宾的气候温润潮湿,麻辣鲜香的燃面既能果腹,又有除湿、防寒的功效。
于2011年6月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 黄铄然)
(编辑 胡韵妍 责任编辑 庞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