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国亲朋好友手持照片和鲜花与他告别。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韩轩
琴声袅袅送大师,昨天上午,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礼堂内,动人的小提琴曲萦绕耳畔,礼堂外,盛中国的亲朋好友、同事、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自发前来,向一代小提琴大师告别。
殡仪馆东礼堂门口,“沉痛悼念小提琴大师盛中国”的横幅高高悬挂,礼堂外四排长长的花圈排列开去,刘诗昆、卞留念、吕思清、刘云志等艺术家敬献的花圈在列,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也送来花圈,青岛交响乐团、深圳城市爱乐乐团等全国各地乐团的哀悼之意也呈现其中。
仪式定于上午10时45分正式开始,但不到10时,音乐界人士、盛中国的朋友、晚辈就已经在礼堂外静静等候,有人手持白色鲜花,有人手捧盛中国当年的照片,等待和他做最后的告别。
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早早就赶来为盛中国送行。在他的记忆里,盛中国是他的恩师,也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顽童”。“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我才20多岁,那也是我第一次和他们夫妇合作,曲目就是《梁祝》与《黄河》。”李心草回忆,排练前一天,盛中国刚从国外回来,为了倒时差就吃了一点睡眠药,“排练的时候感觉他没完全醒过来,他自己还开玩笑:‘我吃错药了。’”大家哈哈一笑,继续投入排练。“盛老师年纪比我父亲还大几岁,但他非常幽默,我跟他就像兄弟一样。”李心草说,那次排练后,盛中国对自己的表现非常赞许,“那时候我才20出头,还没出国留学,盛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小提琴家谢楠也想起了盛中国对年青一代的深深关爱。“他对晚辈是真诚提携。”谢楠回忆,她去盛中国家里拜访时常带着自己的唱片,盛中国也会拿出他的唱片,和她一起听,一边听还一边指导她。“有一次他拿出了他和刘诗昆老师合作的录音,那是几十年前的录音了,录音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但他的琴声让人感动。”
上午10时45分,告别仪式开始,亲友们静静地排队走进礼堂,与盛中国道别。礼堂内挂着“音容犹在,永远怀念”的横幅,盛中国手持一把小提琴的照片摆放在鲜花之上,动人的小提琴曲环绕在人们耳边。钢琴家刘诗昆、小提琴家吕思清红着眼睛,与盛中国的夫人濑田裕子含泪拥抱,面色沉重地走出礼堂。
“我和他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79岁高龄的刘诗昆缓缓地说,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相识,“当时在同龄的学生中,盛中国已经可以演奏高难的乐曲,找不到钢琴伴奏,就找到了我。”1960年,刘诗昆与盛中国曾一起留学苏联,一起学习、生活,饭都是一起做。就这样,一把小提琴与一架钢琴的缘分持续了几十年。
直到近些年,他们还经常一起演出,一人演半场,搭档多年,深受观众喜爱。“一年前我们最后一次合作,半年多前,他就不出来演奏了。”尽管如此,刘诗昆依然觉得盛中国的去世令他非常意外,“一年多前,看他的样子还觉得很好,谁也没想到……”
“盛中国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成长、提高和发展起到历史性的作用。”刘诗昆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是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家,当时中国钢琴家的代表人物有好几位,但小提琴只有他一位。”“盛中国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离开让一个时代离我们而去。”吕思清也深深感慨,“但是他的琴声还留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把他对音乐的热爱继承下去,把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