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顶寺茶业落润乡基地。(宜宾新闻网 赵雪松 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近年来,宜宾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千亿茶产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深化绿色生态茶产业布局,全面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今年春夏两季全市茶叶产量达到5.8万吨,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36亿元。
“百里茶廊”示范引领脱贫奔康
近日,行进在高县“百里茶叶长廊”峰顶寺茶业落润乡公益村茶园基地,一望无垠的茶园让记者心旷神怡。
“百里茶叶长廊”地处高县南部地区,涉及文江镇、落润乡、羊田乡等8个乡镇、50个村、19043户。其中,覆盖农村贫困户2872户、7892人,是全县“十三五”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据介绍,“百里茶廊”以茶为主导产业,全县茶叶产业的三分之二集中分布于该区域。该区域自然生态优良,现有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拥有早白尖、川红、峰顶寺、龙溪、科毅等省、市茶产业龙头企业5个。
依托茶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推动“百里茶廊”贫困区域茶产业提档升级,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村、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凤鸣茶业茶园机器采摘现场。(宜宾新闻网 赵雪松 摄)
新机具推广 推动茶叶集约化发展
近日,在筠连县凤鸣茶业有限公司巡司镇银星村茶园基地,轰轰机鸣中,采茶机带齿的“嘴巴”快速向前推进,鲜嫩的茶叶齐刷刷“钻”进后面的袋子,仅半个小时,一亩地的茶叶就被采摘完毕……
“采茶机采茶效率是传统人工的10倍以上。”采完茶,凤鸣茶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完全用人工采,除去人工费,一亩茶地夏秋茶纯收入只有一两百元。如果机采,纯收入将增收一千多元。
“茶叶机采的迅速推广,不仅提高了筠连茶叶采摘机械化程度,还促进了筠连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转变。”筠连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张芹告诉记者,机采茶园建设大多集中连片开发,推动了茶叶的集约化发展;抗病性强、产量高的“黄金芽”、“中茶302”、等新品种得到大力推广;定型修剪、科学施肥等管理技术也得到普及。
体验扫二维码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宜宾新闻网 赵雪松 摄)
新技术应用传统产业焕发活力
拿起一袋茶叶,扫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这袋茶叶采自谁家茶园、茶园肥料使用、病虫害物理防治、茶叶生产过程等实时记录一目了然。日前,在筠连县玉壶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罗阳向记者者演示了该公司茶叶质量追溯体系。
罗阳介绍,公司在筠连县农业局的支持帮助下,引进了一套大气候“农眼”系统。该农业智能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及成像技术,实时采集图像、土壤、气象等信息传输汇集到云端,建立作物、土壤监测和局部精准气象数据库,并具象化地呈现在“农眼”APP 。使用户通过手机即可察看田间情况与作物生长,对采集的图像、气象、土壤等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消费者通过扫描该系统生成的二维码,便可观看到茶园茶树的实时景象,茶叶于何时何地采摘,并查阅茶园的生长过程中使用过什么肥料、农药,全程追溯茶叶从种植、采摘、加工的全过程。
随着“公司+农户”产业模式的有效实施,公司近年来的茶叶产量增速明显,罗阳说,“建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后,不但有利于各级质检部门的抽查,也利于企业自己的品控把握。”
川茶集团的冠军茶园基地。(宜宾新闻网 龙亿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