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亩藕花洲。
纺织产业。
新兴产业带动就业。
酿酒专用粮。
智能终端产业园。
汽车产业园。
医疗产业。
地处川南,襟连巴蜀,怀拥金岷,总领长江,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美誉的便是而今之宜宾。
两千多年来,奔流不息的三江水在润泽宜宾原野山川的同时,也为宜宾孕育出富集的自然资源、厚重历史的底蕴。漫漫历史长河中,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到乡村振兴的颠覆性变化,从“一黑一白”的产业依赖到“双轮驱动”成就发展奇迹……时序更替,产业变迁,从古至今的一帧帧、一幕幕,皆令世人深切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今日之宜宾,已然成为巴蜀大地经济社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的主力军。
势随时移 农业发展正逢时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金沙江从雪岭而来,岷江水经青衣而至,金沙江、岷江在三江口汇成长江滚滚而下,犹如三条长龙蜿蜒盘行,为宜宾的先民创造了一块又一块肥沃的冲积河洲。
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宜宾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冬暖春早、四季分明, 为农、林、牧、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早在僰道建城后,传统的种植、养殖和渔猎经济为城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铁制生产工具铁锄、铁犁、铁镰、铁刀等普遍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行,使浅丘、深丘的土地得到大面积的开发利用,平坝的田土得到精耕细作。彼时,僰道城近郊三江两岸种植的经济作物以荔枝、龙眼等水果为主,姜、韭、麻、茶次之。
势随时移,时移则俗易。
时光的车轮前行至上世纪90年代,宜宾制定了以粮油、林竹、茶叶、水果、烟叶、蚕桑、畜牧、蔬菜、水产、中药材等十大商品农业基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为主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初步规划。“壮产业”一度成为热词,各区县纷纷立足于当地实际,理思路、找项目,建基地、塑龙头,兴市场、强科技,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县多柱、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进入21世纪,宜宾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形成了以畜禽、蚕茧、茶叶、林竹、果蔬、烤烟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为全市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务农之本,国之大纲。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又为宜宾市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宜宾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再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念好竹、茶、牛、猪、桑“五字经”。
“确保2021年打造300亿元竹业、300亿元茶叶、500亿元肉牛、500亿元生猪、55亿元蚕桑和100万亩酿酒专用粮、50万亩油樟等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一系列行动计划也为宜宾市建成“中国竹都、最美竹海”,打造“宜宾酒”“宜宾竹”“天府龙芽”“宜宾早茶”“宜宾油樟”等一批“金字招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今,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培育壮大,竹、茶、桑、酿酒专用粮、油樟、等继续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全市1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图景愈加清晰,一曲以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发展的奋发之歌正在戎州大地激情唱响。
玉汝于成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醇香的酒,荡漾着时代的嬗变。
宜宾,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数千年独具匠心的酿酒劳作,集长江、岷江、金沙江之灵气, 聚日月之精华而成的琼浆玉液成为宜宾人的骄傲。
位于宜宾高速公路北站出口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外形古朴、线条流畅飘逸的酒樽雕塑,大气、雄浑间又不失灵动感,与酒之神韵一脉相承,宛若一幅历史的画卷,又像是一段岁月的跫音。
可以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为宜宾白酒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孕育出了有着“中国酒王”美誉的的五粮液。
从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明初的杂粮酒,再到1909年正式得名,五粮液已传承逾千载。到了20世纪末,宜宾又培育了天原、丝丽雅等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几个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与此同时,宜宾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煤炭产业也曾与白酒产业并称为拉动宜宾经济发展的“双引擎”,被形象地称为“一白一黑” 的支柱型产业。
节同时异。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主要依靠“一白一黑”等传统产业支撑的宜宾市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极限, 如何谋篇布局摆脱面临的困境成为了宜宾自上而下思考的问题。
就在这紧要关头,市委、市政府根据宜宾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发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铿锵之音,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传统产业不能丢,我们也丢不起,必须通过改造提升做优做强”。历史和现实都时刻提醒着全市上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亦成为加快宜宾新旧动能转换的不二选择。
为此,宜宾市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并支持有条件、有意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辟经销商、直销、电销等渠道,大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
在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如今, “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做强主业、做优多元、做大平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二次创业”焕发生机;丝丽雅集团公司深化改革,探索引入战略投资者;天原集团公司内部改革和产品转型升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加快推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氯化法钛白粉等重点项目建设……
酒都儿女欣喜地见证着,一批批传统产业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中迎来了“老树发新芽,春来更着花”的喜人景象。
昂首阔步 新兴产业焕发生机
经济下行给宜宾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地方必须要实现产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宜宾市确立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在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方面,宜宾特别围绕轨道交通、汽车产业、智能终端、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绿色食品加工、竹产业等着力攻坚。
传统产业吐故纳新,新兴产业同样焕发生机。
时间定格在2017年5月23日上午10点18分, 宜宾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内,第一部“宜宾造” 手机下线,3万部手机随后发往东南亚各国,当这部手机的照片在网上晒出时,人们纷纷表示惊喜和感叹,竖起大拇指为宜宾点赞。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从谋划产业、规划园区,再到与多家智能终端企业对接、洽谈、签订合作协议,最终生产出走向世界各地的“宜宾造”智能终端产品,智能终端产业在宜宾的强势启航,为宜宾市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写下激动人心的注脚,与之呼应的还有轨道交通“从无到有”“抢位上进”的新起点、新征程。
科教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增强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回眸往昔,全市高等教育发展与全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极不相称,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曾一度成为制约宜宾跨越发展的短板。同样是在2016年市第五次党代会上,一个立足破解宜宾市科教发展短板,着眼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部署提出—— “打造科教强市,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市上下火力全开推进“双城”建设。
靠着这股子闯劲儿,宜宾昂首阔步向前进。放眼如今,大学城和科创城,从纸上蓝图到落地临港,在宜宾拔地而起,产学研港城愿景可期,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等新兴产业实现了无中生有、强势崛起……
时光流转,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宜宾产业转型迎来春天,“再造一个产业宜宾”正在改写宜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