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蜂养殖基地 |
今年洪峰的胡蜂养殖合作社预计实现产值超过300万元,并通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宜宾县200多户贫困户养殖胡蜂直接为贫困户带来30多万的收益。洪峰和兄弟洪伟在以前也是一心准备外出务工闯出天地。
“突然发现家乡的山好、水好、人也好,便开始探索在家乡就能发展的道路。”洪峰说,通过改良技术和社区的支持,在3年内实现了胡蜂酒、胡蜂王、胡蜂毒、蜂蛹、胡蜂房等系列产品的产出,实现了留在家乡的发展梦。像洪峰一样回到新河社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今新河社区通过积极培育经济主体,引领全村走上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也取得了明显成果。
“靠着养青蛙和养牛,今年纯利润超100万元。”在新河社区的一青蛙养殖基地养殖户侯永林笑着说,自己是东北人,来到这里开启二次创业,就是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侯永林今年63岁,以前是一名兽医,2016年自己做了大胆的决定,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投资在了新河社区,成立了合作社。自己也得到了社区3万元种子基金,如今合作社主要养殖青蛙和肉牛。
近日,多批来自宜宾市区餐饮店的采购商集中对侯永林养殖的青蛙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养殖的青蛙品质好,青蛙生活环境也好,不少餐饮店老板现场便签订了供货协议。
![]() |
宜宾市内多位餐饮店主到青蛙养殖基地考察 |
“虽然受市场影响,但青蛙依然销售了近20万元,存栏牛最高峰的时候170头,如今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侯永林说,今年估算利润在100多万,明年还将继续扩大。
“通过集体经济入股上河坝组成立草莓采摘园,柑橘园,大河坝组村民自筹资金建立了种养殖合作社,元坝组形成了特色水果种植,青蛙、龙虾养殖产业,青龙组餐饮、水果、青蛙种养殖等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新河社区每组有产业,每户有分红的方式。”新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宗银说,产业有了、村民富了,这样才会有更多外出务工的人回来,村里才会聚集人气、兴旺产业,这样才能建设我们更加美好的新农村。
新河社区在宜宾县的相关政策和支持下获得了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达到了100万,种子资金10万元,这些资金也为当地村民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同时吸引了外来有创业梦想的人。
在新河村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先后打通断头路、致富路,千方百计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如今道路形成了环线,距离城区也只有半小时车程,让我们的红提不用愁销路。”元坝红提采摘园负责人李逢林说,今年红提丰收有望实现产值60万元。
“如今外来种植果树的,外来搞养殖的、餐饮的也越来越多,同时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新河村形成了产业带,2017年成为了县市四好新村,目前正在争取创建省级四好村。”徐宗银说,新河村正在实现乡村转型升级,实现旅游富民、产业致富,让村民过上少有所乐,老有所养,文明富裕,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
据悉,2017年以来,宜宾县喜捷镇新河社区转变村民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凭借紧邻宜宾市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今已经形成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的绿色产业路,也使得该社区成为宜宾县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