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综合评估23所学校不达标,存在大班额问题,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短缺……”近日,在陕西省蓝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反馈会上,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将5天来对该县291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检查评估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西安市政府分管领导、蓝田县县长当场分别作表态发言。台下是蓝田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市、县教育局负责人和县义务教育学校校园长。
这样的场景,近年来在陕西省各县区轮番上演。正是这一轮轮督导,推动了陕西县域城乡各类教育大变化、大发展、大跨越。截至2017年,全省107个县区(贫困县52个),有100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91个县区完成陕西省“双高双普”(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创建任务。
督导撬动地方办学热情
2017年3月,乾县接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督导,结果惨不忍睹:全县256所学校,只有23所学校过关。不少学校仍是“两基”时模样:土坯房、土操场、土围墙,有的学校连学生洗手的水龙头都没有,有的教室抬头能看见天光。
一场攻坚战随即打响。乾县县委、县政府共梳理省市3次督导反馈问题1358条,下发整改督办单147份。在县财政年收入仅1.6亿元的情况下,筹措资金5.1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58所,软硬化操场144个,并拿出近2亿元为学校配备教育信息化设备,所有功能教室全部配备到位。
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乾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陕西省督学、汉中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周科说,近年来,汉中教育大变样的秘诀就是“抓领导”和“领导抓”。
汉中市辖11个县区,其中贫困县6个,两个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创建过程中,该市率先提出抓“三长”(县区长、教育局长、校园长),强化办学条件改善和学校内涵提升。2013年到2017年,全市投入近60亿元,彻底消除了学校危房和土操场,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每间教室,实现了县域内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基本无差异。2017年,汉中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和陕西省“双高双普”验收。
在陕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和“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中,省市教育督导团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创建对象县区逐一进行督导检查,抓普及、促短板、查薄弱、督底线,以评促建,与部分市县领导约谈面谈,共同解决教育难题。2011年以来,省级督导考核了69个县区的262名县级党政领导。省政府对率先全面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的市级人民政府奖励500万元,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个别指标下滑的县区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我们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创建的契机,充分发挥政府教育督导职能,有效撬动了市县区政府重视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推动了县域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万清说。
一次督导胜过拨款千万
今年3月,占地225亩、计划投资5亿元的洛南县第二中学开始动工建设。这个该县“双高双普”创建中的“卡脖子”工程,从动议到开工,历时六七年。
“原因很简单,没钱。”该县教育督导室主任杨海涛说,洛南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曾因率先通过“两基”验收而享有“陕南第一声春雷”美誉,而今却面临底子薄、办学标准低、学位紧的窘况。要腾挪、盘活全县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城乡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新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省级标准化高中迫在眉睫。
洛南二中建设的落地很大程度得益于省市督导。2016年3月,省教育督导团对洛南县进行了过程督导,大班额、洛南二中建设等问题被点名。商洛市教育督导室紧盯洛南督促检查,围绕创建时间,每所学校都建立台账,倒排工期,逐个排查。
不独洛南,2016年,地处秦岭腹地、所辖七县区都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商洛市,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2017年又通过陕西省“双高双普”验收。据统计,几年来,商洛市督导室深入各县区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过程督导、回访督导等50余次,约谈18人次。
在各级教育督导的推动下,教育优先发展真正在地方得到落实,一些长期令基层教育部门挠头的难事、烦心事得到解决。不少县区教育工作者说,基层都盼着上级部门来督导。可以说,一次督导胜过拨款1000万元。
“学校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最大受益者。”神木市第一小学校长刘元说,督导对学校的支持方方面面,帮助实实在在。该校占地5亩,却容纳了3000多名师生。经神木市督导室协调,这所地处老城区中心的百年老校实现了建校以来第一次“开疆拓土”:神木市将相邻该校的几家单位搬迁,腾出7亩多土地划给该校。
教育督导点亮均衡优质之路
“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带来千变万化。”这几句顺口溜生动概括了陕西各级教育督导人的工作。他们中大多是名师、专家和知名校长,督导中,他们跑遍了全省教学点以上学校,把每所学校优点谈够、缺点点透、建议给足,所到之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着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
“以前都是土房子,一下雨,操场上几周时间都没法活动。现在好了,教学楼宽敞明亮,教师每人一间公寓,睡觉再也不担心老鼠在床头跑了。”乾县长留初中教师张文青亲历了学校近16年的变迁。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这所农村校重焕光彩,在校生由2014年的596人增长到如今的1178人,近一半学生从县城等周边乡镇流入。“大家看中的无外乎是学校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张文青说。
看着400米塑胶跑道的操场、可容纳2000多人的学生宿舍,榆林三中副校长朱志荣感慨道:“如果没有教育督导,这一切都无法想象。”
榆林三中原来所属的苏州中学面积仅76亩,设有初高中部,最多时有78个教学班5500多名学生,最大班额超百人。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部室受限、师资紧张,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发展。市督导室调研后,上报市里将初高中分离,投资2亿多元新建了占地182亩的榆林三中,并按省示范标准配备了部室。如今,学生有更多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了,体音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图书也从图书馆“走”进教室、走廊,阅读日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近日,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在汉中市略阳县进行,县城的高台小学教师在上音乐课,大山深处的接官亭镇中心小学麻柳铺子教学点的孩子们也同时跟唱。
“我在这里30多年了,以前,体育课我带着学生打乒乓球,音乐课教他们唱歌,我五音不全,都怕把学生教跑调了。”麻柳铺子教学点校长李秀建说。如今,教学点与高台小学每周都会按照课程表,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同步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类似事例不胜枚举。从黄土高坡、关中平原到秦巴山区,从城市学校到山村教学点,伴着教育督导,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创建“空白点”越来越少,一所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孩子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记者 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