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萌新”们,大学生活虽美好 这些坑还是要当心

责任编辑:周裕宏发布时间:2018-09-13 12:15:31
来源:人民网 四川频道点击:
原标题:“萌新”们,大学生活虽美好 这些坑还是要当心

  开学季,下沙各高校的新生正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报到。不过,等待着“萌新”们的除了有风花雪月和学长学姐,还有各种挖好的坑。为此,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特地总结多年大学新生投诉案例,提醒“萌新”们:一定要捂好钱袋,避免掉坑。

  陷阱一:“学姐”上门推销,包过英语四六级?

  前天晚上,大一新生陈姑娘正在寝室里休息,进来一位自称学姐的人。她向陈姑娘和室友推销某培训机构的四六级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包过性质的,我们这届很多人在这上培训班,过了六级。”她一边说,一边把相关宣传资料发给大家:“因为开学,培训机构现在有活动,只要360元,保证过四六级。”

  学姐走后,陈姑娘又翻看了相关材料,越看越心动。因为陈姑娘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太好,所以她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四级考试。“360元的费用不贵还包过,我觉得可以报名。”她和寝室里的其他几个姑娘一讨论,大家表示一起上这个培训班。

  昨天上午,陈姑娘通过微信联系这位学姐,四个人分别用支付宝转360元培训费。随后,学姐又来到寝室,给她们带来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合同,并和大家分别签订英语四六级包过协议书。等学姐走后不久,陈姑娘突然想起,这个培训班怎么没有培训材料。于是,她便微信联系这位学姐,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而合同上的电话打过去是空号。这时,她才想起来,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学姐叫什么名字,哪个专业。于是,她拨打12315投诉。

  提醒:遇到进宿舍推销的人,即使对方自称学长学姐,也需要其提供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和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前,最好先了解该培训机构的证照资质,并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培训机构,在交纳费用之前最好签订内容详尽的合同,并注意合同条款中的关键事项,避免盲目签字。一旦产生纠纷,请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陷阱二:免费皮肤测试,体验还送小礼物?

  前天,张同学去下沙某综合体逛街。在门口,一位打扮时髦的女子叫住她:“我们今天针对大学生有活动,可以做免费的皮肤测试,体验结束后还可领取一份免费的小礼物。”

  见张同学有些犹豫,该女子又说:“我也是某大学的大学生,在这里勤工俭学。老板说,今天要拉满人头才能给我工资。反正体验一下很快的,你能不能帮帮忙。”张同学见状,便答应下来。随后,她被拉进某美容会所的一个小房间里。

  接着,进来一位“美容师”给她做皮肤测试。她告诉张同学,她的皮肤十分容易过敏。加上秋天要到了,于是就给她涂上一种脱敏面膜。期间,对方还不停地向张同学推销各种化妆品。张同学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推说自己还有事,测试不做了。这时,“美容师”就变了脸,要张同学支付化妆品的使用费。

  张同学纳闷,不是说好免费的吗?“美容师”表示,之前的皮肤测试是免费的,但是后面使用的脱敏面膜需要收费。这时,店里还有三四个人围了上来,表示不付钱就不给出门。无奈之下,张同学只好用支付宝转了400元钱,才得以脱身。

  提醒:切莫听信街头揽客者的花言巧语。记住,天下不会掉馅饼。要是掉进陷阱,一定要想办法保存证据,可以采取手机录音录像的办法。脱不了身,千万要镇定,直接拨打110报警。

  陷阱三:校园宣传栏张贴广告,可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

  同学小杨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想找个兼职勤工俭学。他看见学校的宣传栏边上,贴着一张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的宣传册,于是拨打了上面的电话询问。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士,对方报出下沙某写字楼的地址,让他前往公司进行面试。

  到达公司后,前台拿给小杨一份报名表让他填写。随后,一位姓许的面试官带他来到会议室进行面试。在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许某表示很满意小杨,会帮他找一个轻松又能赚钱的兼职。但找工作的前提是需要小杨缴纳500元保证金。

  关于这笔钱,许某是这样解释的:“之前,我们介绍过不少大学生,做了不到半个月就辞职。对方单位临时又不容易找到人。所以,我们需要事先收取一笔保证金,只要干满两个月,这笔押金就会退还。”

  在小杨交钱后,许某让他回去等通知,表示有合适的岗位一定会通知他。结果半个月过去,小杨迟迟没有等到电话。等他再次赶到该公司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提醒: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不要将重要的证件作抵押。另外,若对方提出先缴纳中介费的要求时,不要轻易同意,要先签订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

  陷阱四:抽奖中头彩,可低价购买高档玉器?

  近日,学生李某去下沙某商场购物。在结账时,营业员告诉他,因为他购物满68元就可以凭小票到某珠宝玉器柜台参加抽奖活动,一共有三次机会。先前两次,李某都抽到 “谢谢惠顾”,结果第三次,李某竟然抽中一等奖。

  店员立刻惊呼出来,并同时喊来另一名岁数稍大的店员帮忙核奖。两人一唱一和地告诉李某,利用该抽奖券在柜台购买玉器时,可以直接优惠2000元。李某以为自己捡到大便宜,便在柜台挑选了一块标价2500元的和田玉。在支付了500元钱后,李某带着玉佩喜滋滋地回到了寝室。等学校放假,李某回家将玉佩送给了爸爸。李某的爸爸一听事情的来龙去脉,感觉儿子被骗了。

  李爸爸拿着玉佩来到当地的收藏品市场,找了好几个懂行的人鉴定。行家们表示,这块玉虽然是和田玉,但并不是贵价货,一般市价在100元到200元之间。但因为找不到购物小票,李某只好认倒霉。

  提醒:在街头商场遇到所谓抽奖送大礼等活动,一定要收起好奇心,避而远之。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下来的也是“陷阱”,大家不要被一些眼前小利迷惑上当。本报记者 汤晓燕 通讯员 徐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