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患者和家属都应该保持镇静,因为紧张可导致血压升高、出血加剧。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尤其儿童和青少年)可用指压法。患者静坐低头,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10~15分钟,如果血仍然从口流下,可能没能有效压迫出血点,可向上再压紧,延长压迫的时间。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颈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如果家中有止血粉、麻黄碱滴鼻剂等,可蘸在棉片上,塞入鼻腔,并用手指加压。这些方法没能止住出血时,应该尽快就医。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如果患者出现了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出冷汗、胸闷等虚脱、休克症状,可以取平卧低头位,拨打120。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相信止血偏方。例如,鼻出血时头后仰、举胳膊、用流水冲洗鼻腔——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止血,并且血液被咽下会导致呕吐及胃部不适。血流至咽喉部会导致呛咳,加重出血,甚至引发窒息。塞纸巾、塞植物叶子——此类方法可能短暂压迫止血,但会损伤鼻黏膜,甚至引起鼻腔感染。
为什么会发生鼻出血呢?鼻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类。局部因素包括鼻腔结构因素、外伤、炎症、肿瘤、鼻腔异物等。全身因素,凡可引起血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张力改变等的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鼻出血,如妊娠、高血压、风湿热、白血病、尿毒症、营养障碍和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有机磷中毒等。
鼻出血重在预防。保持居住环境温湿度适宜。温度宜保持在18~20℃,空气湿度≥60%。气候干燥的季节,鼻腔内可滴些薄荷石蜡油等,保持鼻腔的湿度。饮食方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忌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酒。勿挖鼻、揉鼻,避免儿童往鼻腔放置异物。避免用力擤鼻、剧烈咳嗽、弯腰低头、用力排便等容易导致鼻出血的动作。积极治疗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性疾病,以免出血反复。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