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个重点,宜宾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你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排在了全川第九,而同期GDP则依旧排在了全川第四的位置。这倒也不是啥新闻,似乎每年都是GDP冲前头,人均收入在中游偏上的位置。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了,平均数没啥用,反正一个收入三万和一个收入两千的平均一下就达到这个水平了,真正让宜宾人苦恼的是,收入排名不低,却“愁房”!
收入高,房价更高?
按照宜宾市房管局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宜宾主城区房价的价格区间在5500到10000元/㎡,中位数在7500到9000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一个价格区间段的在售楼盘相对较多。
以这个价格为基数,购买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所需要付出的成本75万到90万,按照当下信贷调控政策“首套房首付30%、二套房50%、三套房停贷”的贷款规则来计算,首套房需要付出的首付为22.5万到27万。
这样来类比一下宜宾的收入,似乎买房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明知道房价这么贵,为啥还以100平米的房子来算,来个趁手的小户型满足刚需客群“单价高,总价低”的要求不就行了呗!
不是不行,实则不能也!
这不是一个刚需者高兴的时代,或者说不是中低收入购房者满意的时代,不管是从价格还是产品来看,都需要他们付出较高的购房成本才能支撑他们实现自己的购房居住的愿景。
随着前两年持续去化政策的实施,占据市场主流的刚需产品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后续入市的不少以舒适大户型为卖点的楼盘,虽然冠上了“刚改”的名义,其实从他们的价格水平和市场表现来看,对刚需客群并不友好。
回到最初的问题,宜宾人的收入,从数据来看,是提高了,但对应的是房价水平或者说购房成本也提高了,“愁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贵?不买行不行!
不管是市场淡季的2014、2015年,还是火热的当下,宜宾不少人总会这样“愤愤不平”,买房是自由的交易行为,买与不买都在于自身和家庭的决策。但从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嘴上说贵,不买的人,往往每次开盘选房最积极的那一批人。
“真香!”
难道是他们也学会了自打脸了么?嘴上说不要,心里却很诚实嘛!如果回到刚刚所阐述的那个问题,似乎也就能解释了,宜宾房价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市场供需调整后的结果。
既然这是市场的行为,在可预见的时间周期内,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宜宾房价或者宜宾楼市保证坚挺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那么不少人就选择考虑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其中,起码能保值,这样的好处是,放心!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存在银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还跑不赢物价上涨的幅度,而其他投资渠道,往往又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
考虑到内外的因素,有不少宜宾人将资金投入了买房之中。这其实还是个有趣的话题,他们到底是不是炒房客?他们基本上不愁房住,这样一看就是炒房客妥妥的了;但相比于将房当做普通商品追逐低入高出的逐利的炒房客,他们更愿意求得资产的保值。
这其实也反映出,随着市场的持续火热,宜宾购房者的界限也在日渐模糊,在缺乏流入人口购房置业的情况下,宜宾的购房主力还是内生型,而他们不可能永远是“刚需”,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现在市场占主流的“刚改”产品就说得通了。
现在回答问题,房价贵?不买行不行!行,也不行!行,若是考虑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房价差距确实太大,后续也无法支撑自己还贷啥的,买房就再等等吧!不行,从市场来看,宜宾购房者更多属于非理性的随大流消费,这其实不是宜宾人的特点,而是全国购房者的通病,理性购房者始终是少数,一看到楼盘人群熙熙攘攘,就觉得自己心动。
至于买到了啥?可能只有购房者心里知道。
换言之,购房自主权,部分在于自己和家庭的理性抉择,还有部分则在于受市场和其他购房者的影响,当然这是建立在有购(借)买(钱)能力的基础上的。
最后说几句》》
数据不会骗人,宜宾的GDP、人均收入都属于全川前列,照道理说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会更高些,但是数据又是骗人的,收入还是不能支撑房价,一想到这里,幸福感就是直线下滑。好消息是,明年将有大波房源入市,不知道能不能撬动一下房价,让购房者买房更有底气些……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